【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才可以「work life balance」?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外地與香港的烹飪節目、食譜網站近來不少人討論,但多少人真的有閒情在家「煮飯仔」?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不少企業轉推在家工作,打工仔留家時間比以往倍增。加上餐廳暫停晚市堂食,日常忙碌的港人相信多了下廚,在這疫情的夾縫之下,反而找到一點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港人或許有了空閑時間與家人笑罵「BBC」,看着西方世界的烹飪節目如何糟蹋亞洲的炒飯。(YouTube@mrnigelng)

工作生活 失去平衡

疫情之下港人開始留在家中「煮飯仔」,飲食節目有如異軍突起。以往未嘗聽及會自己煮飯的朋友們,現在反而拿起鑊剷,高談闊論煮飯、造蛋糕的興致。市民在家陪伴子女的時間變多,也有更多時間玩電子遊戲、看電影。一天24小時,我們開始將更多時間分給家人。當社會一切如常的時候,香港人失去了應有的「work life balance」,到疫情時候卻失而復得。這也更令人懷疑,到底甚麼才是正常?

港人工作時數之長並非新鮮事。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本港僱員每周工時中位數為44.3,而非技術工人則約高達48至50小時。以每周五天工作計算,港人平均每日有八至十個小時不在家中。對比瑞銀《價格與收入》2018年調查所得,香港工時仍遠高於鄰近城市,例如台北的每周41小時,東京的每周39.5小時,以及北京的37.42小時。而以人均GDP作比較,香港工時仍遠超人均GDP全球首三位的盧森堡(34.8小時)、瑞士(34.9小時)以及挪威(34.2小時)。

香港的高工時生態不顯得特別高效,但港人生活卻為此付出代價,失去了追尋興趣的時間,也送走了工餘時候應得的閒暇。香港統計處最新的《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亦顯示,本港女性結婚的年齡中位數迫近三十,男性平均亦到31.6歲才初嘗結緍滋味。固然結婚與否受多種因素影響,既要在香港的高樓價環境中找尋歸宿,也要在工餘之後擠出時間相處。一對愛侶要在香港生存,殊不簡單。

+1

疫情過後 可如常嗎?

疫境之下,在家工作反而為港人換來一點閑暇。港人或許有了空閑時間與家人笑罵「BBC」,看着西方世界的烹飪節目如何糟蹋亞洲的炒飯;日常工作過後的逼巴士時段,今日終於可以安坐家中,看劇集和電影好好輕鬆。當然這些「享受」目前或許只能算是部分工種的幸運,仍有不少港人遭受到無薪假、「被炒魷」的威脅。但這從疫情偷來的清閑如何在後疫症時代得以延續,也是社會應當思考的問題。

標準工時在香港討論多年,在家工作的模式或許今後都可以行之有效。到有一天香港能走出疫症陰霾,政府、商界以至社會都是時候將焦點落在港人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甚至可以鼓勵企業在疫後延續在家工作的模式。疫症經驗告訴我們「Work life balance」的重要,哪怕只是在家裏煮一道菜、與孩子一起讀一本書,都相信這會是港人之福,為人所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