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衝擊「小政府」思維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上周五(13日)刊登評論指,若美國一早仿傚香港或新加坡的防疫舉措,疫情相信較目前好。新冠疫情近數周在美國及歐洲大爆發,很多西方國家應對手足無措,於是產生了一系列「學習中國」、「學習韓國」、或是「學習香港」之類的提議。縱然國家之間的國情不盡一樣,抗疫方案往往不能搬字過紙,但這些「學習論」也有一點值得國際社會反思——政府積極與及時的干預措施是必須的。
近代西方社會在經歷過二戰和納粹政權後,普遍對於政府有不信任感,擔心權力過大的政府會點撚新的戰火或成為人民自由的威脅。但政府在經濟上還掌握了「再分配」的重任,尤其二戰後百廢待興,歐洲不少國家奉行凱恩斯主義,為國民提供較理想的生活保障。
1980年代起「小政府」
惟1980年代美國的新自由主義興起並在歐洲風行。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及歐盟都被視為新自由主義的信奉者。新自由主義提倡企業私有化,政府只是經濟最後的守門人,儘量不對經濟行為干預和參與。新自由主義的盛行使西方政府在經濟上的功能被進一步削弱,「小政府、大市場」更被奉為圭臬,不少人迷信大部分事情可交由市場機制運作。
「小政府」的理念或許適合於一時,但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卻暴露了其弱點。新自由主義過度信任民間「自行解決」的能力,同時過度否定政府干預的合理性,致使政府習慣不作為。事過境遷,西方在金融危機後一致齊心「放水」以量寬化解了危機,同時似乎又「好了瘡疤忘了痛」,繼續囿於「小政府」的意識形態。事過十二年,新冠肺炎無疑是對「小政府」的另一波衝擊。
應對疫情,西方國家普遍得出了政府必須採取更強而有力的政策應對。這甚至不是由上而下的認知,而是民眾由下而上的反思。早前英國政府提出「群眾免疫」的消極抗疫措施,馬上遭到民意強烈反彈,甚至乎有人聯署要求仿傚意大利封城。抗疫時期,以往重視下層結構的方法不再有用,社會必須有更高層次的整合和統籌,讓人力、醫療物資等各種資源能更快更好地運用。事實上,邊境人流控制、物資分配、封城舉措等具體抗疫手段,都不是個人或地方所能做到,無一不是需要有能政府的安排。早前美國紐約州州長科莫(Andrew Cuomo)指州政府雖已盡力,但除非聯邦層面有更大投入,否則難以有效抗疫,正好反映了有為政府的重要性。
美國州與聯邦政府
CNN的評論指出政府積極與及時的干預措施,是擊敗病毒的關鍵。但其實這並不限於現時疫情流行之時。經濟結構、社會深層次矛盾其實都必須要有為政府作出干預和積極影響。香港政府過去同樣緊抱「小政府」的思維,致使香港一系列社會問題無法緩和。然而,一部分的人因為政府失效而提倡「自救」,期望通過「公民自治」解決問題,同樣亦是不得其法,可能只是因噎廢食。無論是政府或是市民,也應該重新認識「有為政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