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一階段協議是務實主義的產物
中美貿易戰拉鋸超過一年半,去年初雖然一度傳出兩國很快將完成完整協議的談判,但失諸交臂。經過多番波折後,中美雙方代表終於在周三(15日)正式簽署第一階段協議,內容主要與雙方於談判中途的傳聞相若,一切都如劇本一樣「不過不失」。從貿易戰以來的各種發展評估,協議最終以階段形式進行可謂「一人退一步」,是務實主義的產物。第一階段協議作為中美角力「第一回合」的交鋒,如今協議條款已定,客觀了解條款內容有助我們理解中美角力的現有格局,以及可能發展的方向。
中美貿易戰是一種攻防戰,美國進攻,中國防守。以貿易格局而言,中國對美國存在巨額貿易順差,從好處看就是中國可以獲外匯淨增長,但壞處是美國可以隨時以貿易作威脅發動經濟戰。無論特朗普還是其他人執掌白宮都好,這是美國「早已在手」的武器,威脅長期存在。故此,中美貿易上美國發動攻勢,中國被動防守可謂「必然」之格局。美國以貿易戰將手持的「牌」打出,戰略是否成功取決於是否收到預期效果;被動應戰的中國戰略是否成功,視乎其是否需要放棄核心利益。
中美互不相讓下的務實主義
美國的戰略目的「枱面上」是為了修正其所稱的「不公平貿易」,制度上改變中國以平衡貿易差距;背後可以理解是企圖令產業資金離開中國,特朗普亦曾公開承認過此背後目的。相對而言,中方的關切點比較簡單:取消所有新增關稅,協議必須公平看待,主權不能被侵害,及保留產業政策的彈性,令中國可以繼續盡量按自己的步伐發展高科技產業。
從協議的內容而言,美國得到一些它希望得到的改變,包括中國答應增加進口美國貨、取締強制技術轉移等知識產權(IP)保障、部分開放內地金融市場等。中國則得到美國答應取消一些已計劃加徵關稅,以及將原已對1,100億美元貨品開徵的15%關稅下調一半至7.5%。其中,加強保障知識產權和部分開放金融市場都是內地已有打算進行的計劃,其實無論是否簽署協議都會進行。內地在過去兩年大舉立法針對知識產權保障。美企特斯拉(Tesla)在2018年貿易爭議處於高峰時決定獨資到上海建廠並於本年正式投產,實證無須再像以往與中企合資才能在內地經營,削弱了強制技術轉移的指控。
美國最實在的得益是隨着中國答應大增美國進口貨而獲得大量「訂單」,但這本身是中國願意做的。第一階段的協議未有處理美國核心的產業政策要求,而過去一兩年中國經濟數據大致平穩,尤其是2019年貿易數據(進出口和順差)在貿易戰中仍錄得正增長,都證明貿易戰難以對中國經濟起關鍵破壞作用。對中國而言,只要買貨的數量務實,中國在2018年5月與羅斯達成協議時已經願意接受,只是共識被特朗普撕破。當然,美國沒有完全撤除關稅,中方亦受到一定的打擊。
美國想要一個「完整協議」,而中國不願意在關鍵問題上讓步,使美國的關稅戰成效備受質疑。美國內部更有不少輿論與研究指出,加關稅對美企和消費者亦造成巨大傷害。同樣,貿易戰對中國也帶來不少傷害,但總體中國沒有被壓垮至被迫答應美國的所有要求。中國希望息事寧人,只要內容可以接受,便會簽約。從這樣去評價,中美雙方各自得到一些想要的東西,但都不完全。故此,這次是雙方在沒有完全共識下,為了平息爭議(也包括特朗普為選舉鋪路)下的務實決定。
延時與即時的條件
中國一直堅持要一份「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協議。就第一階段協議的內容,中國這方面的要求算是得到尊重。首先,去年5月時美國指控食言,大幅修改協議文本,貿易戰在此後再度升級。其中原因是中方對於協議內有關強制中方要就保護知識產權具體如何修改法律等條文不滿,認為侵害中國主權,甚至令人憶起中國過往所簽的「不平等條約」。
特朗普雖然對此勃然大怒,但很快回到談判桌。去年6月,中方表示現階段談判難有進展,但特朗普卻主動多次放話希望能在6月G20會議中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討論貿易問題。現在再看協議的條文,也可看到沒有了強制中方如何修法等「不平等」條文,可見美方知道中國的底線。
有些人認為,協議容許美方在至少10個月後「審查」中方是否有履行承諾,是表示美方要比中國「高等」,是不平等的關係。不過,任何雙邊或多邊協議都會有審查機制,確認對方是否有履行承諾。中國向美國買貨的要求是「延時性」的,即要時間去驗證是否有進行,所以必然是事後有驗證機制。中方要求下調關稅是相對「即時性」的,無須事後驗證。所以以此指協議「不平等」其實難有說服力。若稱此為2020年的《南京條約》,更是錯誤類比。
協議務實可望落實
協議的另一着眼點是中國答應未來兩年增加2,000億美元(以下所有貨幣皆為美元)價值的美國進口貨物(2020年767億及2021年1,233億),主要包括工業產品、能源、服務、農產品。2,000億美元乍看驚人,令不少人懷疑中國是否真的能履行這個「訂單」。首先,2,000億「訂單」包括了379億的服務,服務本身就不包括在「貨物貿易」中,美國對中國的服務貿易從來就有順差,本身也非貿易談判的中心。減去服務後,中國2020年要增購美貨639億、2021年則要增購982億。
從數據上看,2018年美國自中國進口5,396.8億美元,出口到中國1201.5億美元,逆差為4,195.3億。假如在這基礎上增購,2020年逆差最多就可能減少15%至3,556.3億左右,2021年最多可能減少23.4%至2,340.7億。這還是要很樂觀地預估美國進口的中國貨完全不會增長。這對特朗普口中所講消除貿易逆差的作用有限。換個角度,中國2019年總進口20,768.95億,2020年與2021年增加的份額分別佔此總體3%和4.7%。這當然不是說這個數目微不足道,而是說它對中國而言,未至於是不可消化。
當然,中國是否真的會履行承諾還有眾多未知因素,但同樣亦無必要誇大買貨的重要性。因為中方對貿易戰的整體判斷一直都是長遠戰略思維,認定與美國的角力會持續多年,貿易戰是否有結果中國也只是「見步行步」。所以對於中國,只要能不升級貿易戰及拖延時間,就達到戰略目的。
坎尼會戰的啟示
中美第一階段協議不是美國擊倒中國,也不是中國擊倒美國。貿易戰根本沒有贏家,這是客觀現實。中美作為兩個大國,合則共贏,鬥則俱傷,現在必然是大家均有損失。若要評論,充其量只能談戰略上的優劣。對於中國而言,其在第一回合的交鋒沒有完全向美國屈服,換取了時間作改革和科技進步,無疑是明智的戰略。再加上,貿易戰後中國未有如預期被諸國圍堵,反而RCEP快將簽署,證明了儘管形勢不容樂觀,但中國在國際貿易的戰線仍高於設想。當然,中美角力的關鍵問題在第一階段尚未解決,這也是為何諸多評論認為第一階段的意義有限,要待第二甚至之後的階段才能進一步評論。
公元前216年,羅馬與迦太基爆發第二次布匿戰爭。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在坎尼與羅馬大軍發生野戰。漢尼拔先進行戰略性後退引羅馬軍深入,最終兩面包抄羅馬軍團並近乎全滅人數約一倍以上的羅馬軍,至今仍被認為是戰史上的著名戰例。第一階段協議,中方讓出小利換取了時間,但整個中美角力將會怎樣發展,必須看得更宏觀及更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