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或推兩地一檢 陳帆不應迴避問題
深圳市政府周二(5月21日)研討口岸通關,並發出新聞稿指出,有意在陸路口岸逐步實施「兩地一檢」,引來香港社會關注。然而,當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被問及「兩地一檢」時,他只多次答以「要問深圳」,未能交代任何資料,叫人失望。
算上今年內竣工的蓮塘香園圍口岸,香港和深圳之間,將共有七個陸路口岸。深圳市口岸辦的新聞稿指出,當局有意重新規劃七個口岸的用途,包括貨車出入只由東面的蓮塘香園圍和西面的深圳灣口岸負責,皇崗、文錦渡和沙頭角口岸改為只用作旅客出入境。
陳帆:問深圳、問深圳、問深圳
根據傳媒報道,深圳政府提出皇崗口岸或將採取「兩地一檢」,一次放行,這令香港社會關注港方政府是否仍有出入境管制權。周三(5月22日),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出席立法會會議後,被記者四度問及「兩地一檢」,他卻四次均未能具體交代。
陳帆表示:「在該研討會中,特區政府駐深圳辦事處的同事有出席,並了解情況。特區政府會與深圳方面保持緊密聯絡,希望了解其詳細安排」,被追問後他再說:「有關構想是由深圳方提出,我們需要詳細了解,現在不適宜作太多的揣測。」
一方面,「兩地一檢」之說由深圳市口岸辦提出,的確應由他們交待具體想法。但另一方面,香港政府是否毫無角色,可以這樣坐待事情發展?
兩地合作 香港須有規劃、有部署
須知道,香港與內地發展融合是大趨勢,但具體機制和安排卻是相當考驗政治智慧的事。以往的高鐵一地兩檢已為一例,反映出市民非常關注兩地的合作機制。更何況,陸路口岸「兩地一檢」涉及重大法律原則,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即向傳媒指出,除非將深圳口岸的地方租予香港,否則「兩地一檢」會違反《基本法》。
由此可見,陳帆在「兩地一檢」的問題上,竟然四度拿不出任何交代,怎能不叫人失望?
第一,即使陳帆或當局未清楚深圳政府的具體方案,他們都應該有其政策原則。也是建基於這些原則,香港政府與深圳方磋商時,才能判斷可以採納哪些方案,而哪些不予考慮。故此,即使「兩地一檢」是由深圳市口岸辦提出,陳帆都應該向香港社會具體說明政府的立場和原則,讓市民免卻不必要的憂慮。
再者,在與內地的合作上,香港政府一直採取被動角色。在大灣區發展如是,在深港安排上亦如是。連關係密切的陸路口岸,香港政府看起來都是無方案、無計劃的,像是等待對方主動發板。不論實情是否這樣,但在今次陸路口岸檢討一事,予社會這種印象,香港政府亦該反思。
蓮塘香園圍口岸快將完工,七個口岸的重新規劃已經近在眼前。不只通關安排,還包括七個口岸的功能規劃等,當局須化被動為主動,提出切合香港人需要的構想,確保在港深合作中,香港不會處於被規劃的位置,而是有其話語權,甚至佔主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