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土地已備 公私營房屋單位九一比不是夢
政府本周三(20日)宣布接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建議,並會制定土地供應策略,應對土地短缺問題。過往政府辯稱,因為土地不足,公營房屋落成量一直落後。土地不足固然只是假象,問題癥結是土地房屋分配不公,側重私營單位。既然政府如今敲定短中長期有3,235公頃土地發展,官員再沒有理由延緩興建公營房屋,更應檢討土地分配策略。簡單來說,就是進一步推高公營房屋興建的數量和比例,早日鬆解市民的住屋壓力。
張羅麵粉外 毋忘調整麵包分配
去年十二月,政府調高新建公私營房屋單位比例,由六比四調至七比三,未來十年額外興建3.5萬個公營單位,至31.5萬個。不過,政府估算現時只覓得興建約24.8萬個公營房屋的土地,供需量相差6.7萬個單位。
政府本周三採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建議,短中長期增添3,235公頃土地,展現掌控土地房屋發展的決心。當房屋落成可期,政府應把握契機,加速滿足大眾的對可負擔住屋的需求,既要縮減輪候公屋的隊伍,終結瑟縮不適切住房的日子,也要讓自住者免再受高價私樓剝削。因此,公營房屋的興建比例應進一步增加,目標為九比一。
新樓公營佔九成 掌控單位售價面積
驟眼看來,「九比一」建議天荒夜談,相信激起反對聲浪。首先,私人發展商會反對,因為擾亂企業營運陣腳,壓縮牟利空間。而當預期盈利能力被削,將會衝擊股價以致股票市場。其次,業界和市民會抱怨,減少私樓供應會令樓價飆升,得不償失。第三,私樓設備及質素較公屋、居屋高,政府不應拖低居住水平。
針對第一點,反對者不應忘記,地產財團早已從港人口袋賺取大量財富,甚至扭曲港人生活模式,為置業不惜住納米樓,為付首期節衣縮食,放棄其他人生目標。政府增建可負擔住房,可以解放生活,市民不能輕看社會裨益。
政府毋須立下停止所有發展商籌劃中的項目,現有項目可繼續進行,確保未來數年仍有萬計新供應單位,給本地及外來人口選擇。此外,政府亦可邀請發展商興建和銷售可負擔房屋。事實上,除了住宅市場,不少地產商同時經營商場、寫字樓、管理公司等業務,仍有一定盈利能力。
針對第二點,所謂的飆升是源於兩個假設:一、自住物業數目預期下滑;二、大量市民渴求居住私樓。
稍稍拉平總單位公私比 九一比非洪水猛獸
而且,當土地增加,公營房屋的單位面積及密度,大有放寬的空間。除了爭取合理分配住屋單位,也要爭取合理分配土地及空間。政府應借鏡啟德發展區的反面教材。在未改劃土地用途建房協樓宇前,佔地323公頃的啟德發展區,只有約34公頃興建房屋,當中僅九公頃興建公屋,比例不足3%,但這九公頃卻承載了發展區大部分的人口。過分集中人口在一小處地方,單位面積難言舒適。只要稍稍平衡土地分配,就可以兼容「住多啲人」和「住大啲」兩個要求。
不少人擔心,落實九成新建單位為公營,日後私樓會變成「少數樓群」,其實不然。現時香港有122.1萬個公營單位,155.4萬個私人單位。《長遠房屋策略》2018年進度報告評估未來十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5萬個,假設九成新單位也撥歸公營房屋,預計十年後的公營房屋數目會增至162.6萬個,略多於私營房屋數目159.9萬個,其實只是五五比而已。私營市場仍佔相當份額,遠未及新加坡的八成單位為組屋的比例。政府必須明白,光是掌控土地供應,不足以確保人人有適切居所,關鍵是掌控土地房屋分配,由公營房屋主導,市民生活空間毋須再受少數地產財團操弄。
一再重申,政府應分配一定單位以供自住。近年申請房委會及房協居屋申請盛況空前,足證相當市民願意入住資助單位,只是因為抽籤失敗,才流進私樓市場。假設本來劃歸私樓的單位以居屋代替,再加上新土地上的房屋供應,落成的資助出售單位數目會遠高於原先預計的五年期2.46萬個,應付不少市民需求。另一方面,公營房屋的地積比率普遍較私樓高,落成的單位數目可望更多。當預期自住物業數目充裕,樓價就難有大升動力。
為確保公營單位以自住為本,政府必須完全禁止單位在私人市場轉售,區隔公私市場,避免樓價受私人市場左右,淪為業主投機增值的工具。
針對第三點,回應相當簡單。公營房屋應該實而不華,免卻花巧。規劃房屋時應投放資源在用料質素,考慮設施如何方便長者和傷殘人士,更為關鍵。這需要房委會和屋宇署把關各項工序。在1990年代,市民一度稱讚部份和諧式、康和式居屋質素和居住環境媲美私樓,為何現在不可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