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造地不能避免 選址大嶼還需斟酌
擾攘多時的土地大辯論終於有初步定案。發展局本周三(20日)就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公眾諮詢報告作回應,決定全盤接納小組建議優先發展八個選項,最觸目者,為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的其中32公頃土地。與此同時,政府亦計劃先按小組建議,就明日大嶼填海1,000公頃的項目研究今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
除了在交椅洲興建人工島,以提供約15萬至26萬個房屋單位外,政府亦計劃將之發展成繼中環及九龍東後,第三個核心商業區(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預料可提供約20萬個就業機會。然而,《香港01》已曾多番提出對此未來核心商業區的憂慮,未能解決現時香港中心極化及居職分離的問題。
根據《香港2030+》報告,非都會區與都會區的居住人口比率分別為41.2%和58.8%,但兩區的職位分布比率,卻是23%和76.2%。居所及職位地點的分布長期處於不平衡狀態,使市民每天長途跋涉地上班,不僅令交通擠塞、延長市民上班時間、減少與家人團聚、生產力下降等,也加重市民的財政負擔。然而,東大嶼的發展計劃,明顯仍圍繞着以中環為核心商業區的舊規劃模式。
雖然政府有計劃興建連接交椅洲人工島至香港島的鐵路及公路運輸走廊,以及一條連接人工島與大嶼山的公路,以把東大嶼的新核心商業區更緊密連繫傳統核心商業區。然而,對於居住在新界,超過一半的香港人口來說,地處西南邊陲的的東大嶼未有縮減其上班時間,反而很有可能加劇交通擠塞的問題。
加上民間土地資源專家組成員任憲邦在早前的訪問指出,1,000公頃的東大嶼都會最多住70萬人,即每平方公里70,000人,比每平方公里的48,230人,人煙稠密的油尖旺區,以及全港人口密度最高,觀塘區的59,400人還要高。要知道觀塘區發展成第二個核心商業區以來,交通擠塞問題多年來為人詬病。而除了人工島內70萬居民外,還有從各區而來上班的的市民,對其交通承載能力必定構成重大挑戰。
早前《香港01》曾建議,香港政府其實可考慮於新界北如屯門、北區兩地興建全新核心商業區,將市中心的核心功能分散至獅子山以北,以舒緩香港中心極化及居職分離的問題,以達至均衡發展。尤其以屯門坐擁珠江口的地理優勢,西迎港珠澳大橋,北臨深圳灣大橋,比交椅洲更能打通大灣區港深珠澳四地的交通網絡,極具發展潛力。在屯門興建核心商業區的話,亦將對新界西及新界北居民長期居職分離的問題大有幫助,更可為因處於邊陲而支援不足的「悲情城市」天水圍居民帶來新的經濟機會。
此外,北區地域廣闊,易於發展,毋須如明日大嶼般斥巨額公帑,花十多年時間填海。而且北區又毗鄰深圳,能為兩地發展產生協同效應。日前政府推出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鉅細無遺列出的大灣區的未來規劃願景,其中便以建立一個國際創科中心為重點之一,包括在落馬洲河套成立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深方科創園區等,以及建立有利於創科的國際營商環境。由此可見,港深於未來的合作與交流將會更加緊密,在北區建立一個核心商業區,必定有利港深兩地人才的流動和合作。
香港政府是時候要摒棄殖民地政府遺留下來,將發展重心倚重於維港兩岸殖民地管治核心,重南輕北的規劃思維。其1990年代開始草擬的東大嶼發展計劃,亦顯然未跟得上現今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發展形勢。將香港的商業重心北移,有利人流物流更方便的往返大灣區,也可舒緩新界居民的交通壓力。
在香港現時住屋問題嚴峻的時刻,填海造地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必要之惡。然而,明日大嶼計劃尚未解決香港長期的中心極化及居職分離問題,以及帶來人口過度密集及交通承受能力的憂慮。政府在耗資千億的東大嶼都會計劃提請立法會前,務必要有更詳細及有說服力的論據,方能釋除公眾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