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恐被踩平 文明出遊應以提升國民素養為先
自然景區的獨特地貌每年均吸引大批旅客觀光,令人關注的是,遊客在景點違規刻字、跨出圍欄、亂拋垃圾等情況仍然嚴重。大眾欠缺保育意識,或不明白個人行為,可能永久損害一些高價值的自然地貌或文物。為保自然及文物景觀,與提升國民質素,當局宜於景區加強監察,並多作教育宣傳。
地質公園須受保護 民眾保育意識有待加強
據媒體報道,有遊客觀賞陝西榆林的丹霞地貌時,跨出景區的圍欄,甚至在岩石上刻上「到此一遊」。景區雖有鐵絲網及圍欄分隔保護區,防止旅客闖入,亦有工作人員維持秩序,又曾對在岩石上刻字的人士罰款,但有人仍以「圍欄有缺口」、「設施不到位」等藉口,跨出圍欄踩上岩石,屢禁不止,明顯欠缺公德,無視法規。景區工作人員又指,紅砂岩經遊客踐踏,已被磨平,紋路亦不再清晰,變成平整的土沙丘。
丹霞地貌具有國際級的保育價值。據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丹霞地貌是指紅色砂岩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而形成的孤立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紅色砂、礫岩層中沿垂直節理發育的各種丹霞奇峰的總稱。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將中國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福建泰寧、貴族赤水、江西龍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聯合申報的「中國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目錄」。此外,中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共有37個,公園的質素及功能每四年須重新接受評核,才能繼續獲得認可。
雖然報道所指的景區並非國際認可地質公園的範圍,但上述地貌往往須歷數以千年計的地殼運動與自然環境互動,才能形成,科研、教育、經濟等價值顯著,一旦遭受破壞即難以復原。
不文明行為備受批評 國民素養仍是關鍵
國民出遊在外,不明文行徑或有損國家形象。由2013年中國學生於埃及神廟刻上「丁錦昊到此一遊」,到本年度中國旅客因不滿滯留而圍着伊朗首都德黑蘭機場人員高呼「中國」的事件,民眾均集中批評旅客外遊沒有顧及國民身份,並提醒旅客留意身在國外的態度。同樣,在國內旅遊時,也須注意自身行為。
旅客有其個人責任,政府有自有其監管、教育職責。國家旅遊局在2015年推出《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規管包括擾亂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破壞文物或設施、違反風俗一系列行為,制定保存一至兩年的「黑名單」。短期而言,規管不當外遊行為確有必要,但長遠而言,經由宣傳教育提高整體國民文化素養才是治本之道。
除了在學校課程進一步加入自然環境與文物保育的教育,景區亦可加入教育元素。全國各地的旅客對保育的認知參差,景區的在地宣傳非常重要;例如,安排工作人員於出入口說明地貌特質與保育規例,豎立告示牌及警示標誌,建立健康的旅遊業發展、管理系統等。但現階段國民的不文明行為難以在一時三刻內顯著改變,教育及監管宜雙管齊下,當局宜委派更多監察人員執法,同時增加罰則,加強阻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