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伙四年都未有學校 學童跨區返學 政府有份製造公屋「孤島」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新公共屋邨缺乏小學,學童被迫跨校網,甚至跨區上學,相當折騰。政府預視不少家庭獲編配新單位,卻沒有及早開設小學,欠缺周全規劃。隨了小學,新屋邨也缺乏其他民生設施,不論居民和外界也加深了公屋「孤島」、「圍城」的觀感。未來有更多更多公共屋邨項目落成和規劃,政府應堵塞設施「時差」,成為完善配套的社區。

水泉澳邨小學落成之日,第一批遷入水泉澳邨的小學生已準備升中一。(資料圖片/黃永俊攝)

政府早已預留地方建校 拖慢興建因憂學位過剩

「01觀點」曾經撰文,點出去年小一收生混亂,真正起因是政府連番失誤的人口政策。《香港01》近日專題報道觀塘安達邨、安泰邨沙田水泉澳邨陸續入伙,但至今仍然缺乏小學,鄰近學校加盡插班生,不少學童要跨網上學,或者回原校升學。地區人士稱,在山上的安泰邨有950至980個學童因轉校需要求助,近月遷入的家庭或需到山下的牛頭角、藍田、油塘讀書。水泉澳邨也有超過430名學童受影響。

不少市民會問,跨區就讀非罕見,為何要這群學童要特別受注視,要為他們抱不平?

最大問題是學童本應可以就近入學,只是學校設施未能同步落成啟用。規劃署早在2012年預留三幅在安達邨的用地興建學校,但到現在,只有一家小學正在興建,另有一家中學仍未動工。剩餘一家小學,只是由原校遷移,沒有新增學位。水泉澳邨的情況相若,首批居民在2015年遷入,到2022年才有小學。

安泰邨位於發展區北面,於2017年起入伙,邨內有街市設施及政府服務大樓(圖左),惟兩者尚未正式啟用。(曾雪雯攝)
+4

顯然易見,這有違教育局就近入學原則,學童要舟車勞頓通勤。為何容許入伙及學校落成時間有時差?

局方回覆指,因為興建近校舍涉及龐大資源,不會貿然建校,轉而以剩餘學額和靈活增加學位以應付過渡性的學位需求,以減低需求回落時對學校的影響。

因此,獲編配上述屋邨的居民,要麼先居住,再等候設施落成,要麼就放棄編配機會,繼續住在劏房或者其他不適切住房。權衡輕重後,唯有先接受編配。

局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蠅」,以往因為學額過剩導致縮班殺校,受盡千夫所指,所以擔心幾年後重覆犯錯。的確,近年俗稱「短命學校」的「有時限學校」,就是用來應付諸如「雙非」等短時間適齡學童人口高峰。

不過,屋邨居民去流穩定,學童數目有數得計,也可以要求房委會提供輪候人數的年齡分布。再者,安達臣道新發展區仍在興建住宅,學童數目有增無減,局方毋須擔心學額剩餘。現在拖慢興建學校,反而減少適齡學童使用校舍的人數。

安泰邨位於觀塘半山,與早年入伙的安達邨同屬安達臣道發展區項目,山上在規劃時已預留多幅教育用地,惟學校一直遲遲未有落成。(曾雪雯攝)

社區設施從缺 自我實現公屋「孤島」預言

其實,這些新屋邨不只缺乏學校,其他社區設施也未能同步落成。例如安達邨缺乏社區中心,只由非政府機構承接短期社工服務隊、區議員等,擔當「街坊保長」,支援街坊的身心和日常生活需要。

當然,街坊渴求早日上樓,有時不會等候設施落成,但當兩者差距達到兩年甚至更長,則難以接受。如此狀況衍生兩個後果:首先,基層入住公屋也未能全然提升生活質素。正如《香港01》報道所說,學童和居民要乘車來往家庭和學校、社區中心,花了無謂時間,當交通接駁尚未成熟,還會加劇交通負荷。

第二,當缺乏社區設施,不論是居民和外界,也加深了新型公共屋邨是「孤島」、「圍城」的印象。在香港,正正因為私人住房市場嚴重扭曲,萬計基層只能擠在貴租而狹小的劏房、板間房、棺材房。居住公屋,附上學校、市場、社區中心等,本來家庭可以休養生息,把更多家庭收入投放在子女教育和健康,結果還要為生活奔波一番。

正正因為配套不足,才有公屋過多的憂慮,以及特首林鄭月娥的「80萬公屋上限」、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的「公屋城市」論。政府勿再在言語及政策上貶損基層和公屋居民。反之,政府應設法提升他們生活水平,透過規劃豐富公屋的功能。

誠如《香港01》報道,香港陸續有新發展區落成,包括粉嶺皇后山與屯門54區發展項目,政府應時刻審視人口增長及分布,並加強與房委會交流統計數字,了解人口變化,不再容許學校和公屋分開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