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港孩】自理能力降低 是「父之過」還是「師之惰」?
自2009年起,社會開始討論有關「港孩」現象,不少傳媒和專欄作家以「三低」(自理能力低、情緒智商低和抗逆力低)、「六不得」(餓不得、飽不得、熱不得、凍不得、累不得、辛苦不得)描述港孩。新學期將至,有學校和社工發現「港孩」現象年長化,已蔓延至中學。提升小孩的自理能力無疑是父母的責任,學校教育只屬輔助角色,但長遠而言,要杜絕這個現象,就須靠家教合作。
早年所討論的「港孩」是指適齡小學生自理能力低,但事隔近十年,情況未有明顯改善。臨床心理學家朱嘉麗稱,近年有中學生在生活上依賴父母幫助,如不懂綁鞋帶、要求父母收拾書包和核對功課等等,她又形容情況相當常見;也有社工指出,有個案是大學生面試時仍要家人陪同、長大成人仍要家人為他們洗澡。雖然上例只是較極端的例子,但不難發現,現時小孩的自理能力普遍降低,「港孩」現象依然存在,甚或有「年長化」的跡象。
「去港孩化」靠家庭教育
事實上,「港孩」現象充斥華人社會,普遍存在於經濟發達的亞洲國家,例如中國、台灣、新加坡,不少小孩被稱為「小王子」、「小公主」,足見家長對小孩的寵愛。隨着社會漸趨富裕,華人社會的生出率下降,很多家庭都只會生一、兩個小孩(中國更因一孩政策而創造了「獨生一代」),自然地把所有資源投放在他們身上,甚或為他們包辦一切日常生活所需,令他們的自理能力降低,不能獨立完成事情。
故此,近年內地出現了很多「吃苦」體驗營,例如徒步日行五十里、軍事化訓練,希望借此訓練小孩吃苦耐勞。不過,這些體驗營均屬短期「措施」,未必到訓練小孩負責任,最後還須靠家庭教育。因為小孩自理能力降低某程度是由「直昇機家長」所致,他們應付上最大責任教導小孩、培養他們的自治能力。「去港孩化」的關鍵在於父母的心態,透過日常生活的大小事,訓練小孩獨立、自主;長久而行,相信成效顯著。
家校合作提升自理能力
家和學校是小孩成長的主要環境,培養小孩的自理能力應以家庭教育為主,輔以學校教育,家校合作不可或缺。在華人教育傳統下,學校與家庭有明確的分工,彼此是兩個互不相干的領域,但涉及到小孩的成長議題,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就難以劃分界線,學校也有責任訓練學生獨立自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二十一世紀國際教育委員會(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於 1996 年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包括「learning to be」(即學習獨立自主,具判斷力,富責任感)。
以日本的幼兒教育為例,日本人從幼兒園就開始小孩的自理能力。小孩要輪流當值日生,不僅負責擦黑板,還須打掃課室、分飯菜予全班同學、收拾碗筷等等,可以提升他們的自理能力之餘,更培養到他們的責任感。
如果把相同的做法搬到香港,可行嗎?在香港,要做到家教合作提升孩子自理能力並不易,因近年出現不少「怪獸家長」,事事為小孩出頭,事事向學校、教師投訴。「怪獸家長」心態源於「捨不得」,捨不得孩子跌倒、失敗、「執輸」、吃苦,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2016年發出問卷調查,發現開學不足三個月,已有四成受訪教師表示曾遭家長投訴,部分投訴不合理,包括學生被同學欺凌。而老師和校長往往也只選擇「屈服」,不敢得罪家長。不少家長如此「疼愛」小孩,又會忍心他們天天上學「受苦」嗎?但是,老師和家長的關係應屬合作伙伴,關係對等,老師更不是為家長去服務小孩,要提升學生自理能力,學校不應迎合家長無理的投訴,須堅持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