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獎2018.觀點】金像獎應設短片獎 為影圈注入新力量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金像獎年年頒,觀眾有沒有留意獲獎電影類型都是長片呢?其實奧斯卡、金馬獎等港人熟悉的電影頒獎禮都設有短片競賽項目,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今年步進第37屆,卻仍未見提名優秀短片作品。其實香港不乏短片人才,金像獎應考慮設立短片獎項,既能豐富公眾對電影的認識,也可栽培新銳導演、鼓勵獨立創作及促進香港電影業發展。

香港電影短片《九月二十八日.晴》由張同祖(右)主演,以雨傘運動為背景訴說一對父女的故事。(劇照)

電影短片是獨立藝術形式  助年輕導演打下基礎

相比電影長片,短片作品其實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電影形式,早期多用作拍攝日常生活。經過百多年的技術進步、思潮更迭,現在不少電影短片具備如長片的劇本、角色及場面調度等電影元素,在類型上亦非常多元,包括劇情片、紀錄片、實驗電影及先鋒電影等等。

世界上很多電影短片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捷克導演Jan Švankmajer的作品《對話的維度》(Alchemist of the Surreal),用木偶、黏土、食物及日常器具等,分三部分討論文化進步、愛情、對話交流的主題。又例如德國劇情類短片《平衡》(Balance),短短七分鐘,講述慾望如何打破秩序。

法國短片電影《調音師》(L accordeur)講述一個假扮盲人彈琴的鋼琴師有一天老馬失足的故事,結局出人意料、充滿懸疑味道。(劇照)

拍攝短片的成本較低,不少新晉導演通過短片獲得資方賞識,取得拍成長片的機會。例如2017年金馬獎大贏家《大佛普拉斯》,就是導演黃信堯從早前拍攝的短片《大佛》發展而來。《大佛》在2014年入圍金馬獎最佳短片,雖鎩羽而歸,但有了這個基礎,才發展成後來更具深度的《大佛普拉斯》,「普拉斯」是「plus」的諧音,正有將短片延伸的意思。

短片也是年輕導演積累經驗名聲、籌措資金的一種方式,例如本土新晉導演黃進,自城大創意媒體學院畢業後憑短片《三月六日》獲提名第49屆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並贏得「鮮浪潮」最佳劇本、ifva(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公開組金獎,其作品更走向國際,入選2012年法國巴黎電影節。黃進其後加入電影行業從事編劇工作,其後再憑第一部劇情長片《一念無明》拿下金馬獎和金像獎殊榮,引起不少迴響。

《十年》由《浮瓜》、《冬蟬》、《方言》、《自焚者》及《本地蛋》五部短片作品串起,《樹大招風》則由三位導演拍攝三大賊王的作品交互剪輯而成。《樹大招風》的導演黃偉傑、許學文、歐文傑都是鮮浪潮出身,得鮮浪潮的旗手杜琪峯發掘,成就了這齣金像獎最佳電影。電影短片不僅僅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亦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更可成為新銳導演執導長片的實驗田。

香港有獨立電影傳統  獨立創作者可藉短片發聲

電影工業的北上的確讓香港電影產業空洞化……然而,另一方面,許多獨立電影創作者正在寫下這個城市的故事。我有幸擔任第20屆香港ifva的公開組評審,在評審過程中我看到香港年輕一代創作者豐沛的創作能量,深為震動。——台灣文化人張鐵志

張鐵志提到獨立製作短片《香港將於33年後毁滅》,片長約七分鐘,在網絡上有超過70萬點擊率。影片描述一個小行星將在33年後擊中香港,大財團和有辦法的人紛紛逃離,幾年之後,香港人口更少,城市換了一番光景。電影說未來,影射的是現實中香港樓市、中港矛盾等問題。

由於資金、製作人員等限制,獨立電影往往以短片的形式出現,惟其內涵不輸長片。始於1995年的ifva與2005年開始舉辦的鮮浪潮同具競賽性質,正是不少電影創作人的起步點。

不少獨立電影作品與香港政治、社會議題息息相關,例如《作為雨水:表象及意志》、《飲食法西斯》反映本土問題和社會現實,又因為不受資金來源影響,所以有較大的創作空間。獨立影片也不乏反思社會現象的作品,例如劉永泰《天下父母心可憐》講述教育如何被商業扭曲,李啟浩的《羊》由學生自殺切入討論等等。

(左起)黃定謙、蔣祖曼、杜琪峯、劉玉翠,身體力行支持「鮮浪潮」獨立電影。

另外,隨着數碼產品的普及與簡化,以及互聯網的興起,拍攝短片也成為自我釋放及表達認知的渠道。短片較長片有更大空間擺脫商業影響,因而能較完整地反映創作者的心聲。香港從2008年開始,每年都舉辦獨立電影節,當中可見不少優秀作品。

倡金像獎設立短片獎 鼓勵短片創作

2017年,香港發行了53部港產片,雖然短片的數量未有精確統計,不過如上文所述,香港已經有了發展短片的基礎,而不少本地短片也獲海外影展肯定。例如2015年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獲獎的家庭紀錄片《32+4》、2015年南方影展獲獎的漁民紀錄片《他們的海》、第53屆金馬獎奪得最佳劇情短片的傘運主題片《九月二十八日·晴》,以及第54屆金馬獎榮獲最佳動畫短片的《暗房夜空》

如上文所述,ifva和鮮浪潮雖設短片獎項,但兩者是比賽性質,和本地重要電影獎項金像獎的知名度、性質及影響面都有根本不同。若金像獎設立短片獎項,將有助香港觀眾認識短片這種電影類型,也能讓更多人認識本土短片創作者,對新人來說,也是一個重要支持。

和香港一樣,德國電影也曾經歷低谷,政府將文化創意產業放在文化政策的重要地位,每年製作逾2,000部短片,短片節更不勝枚舉,德國聯邦電影局(FFA)對短片(15分鐘以內)的資助也是最多,不僅促進本土電影發展,也提高當地觀眾的文化消費力。那麼香港何不從設立金像獎短片獎項開始,重視電影短片對整個電影工業的意義,從而探索重振電影產業的更多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