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札記】如何理解《十年》獲頒「最佳電影」的爭議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十年》可以是給香港人的一次提醒,讓大家居安思危。年輕人的想象並不是完全脫離現實的,或許他看到一些東西,心裡有著各種抱怨,社會不知道、忽略了,現在要認真認識和溝通。就以電影裏「自焚」的場景雖然讓人不安,但也沒必要過度敏感,它確實是一種警示,這種影像已經在年輕人的腦海裏出現,就好像自殺式炸彈在巴勒斯坦年輕人心目中已經存在一樣。假如以懈怠的心態處理香港的青年政策,讓「任性」持續發酵,那是非常可怕和危險的。

電影《十年》以黑馬姿態一舉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資料圖片)

背景:

.本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獲獎作品《十年》正式的票房600萬,內容涉及不少政治成分,沒有任何其他專業獎項提名,卻獨得「最佳電影」殊榮。

.大陸官媒《環球時報》曾炮轟《十年》,大陸網站、電視台取消轉播金像獎頒獎禮,因為《十年》獲提名「最佳電影」。

.金像獎主席爾冬陞在頒獎禮上頒發獎項前,引用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名言:最該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十年》得獎後引發界內、界外不同立場人士的廣泛爭議,掀起支持、批判、反批判的熱潮。

支持:

.反映社會現實:《十年》是對香港未來十年的想像,對當下的香港有許多影射,例如方言的消失等等,反映了香港市民的焦慮。

.創作者很有勇氣:在本地市場越來越小,大量電影人北上,部分持不同政見藝人遭封殺的時候,《十年》創作者用藝術手法大膽想像香港未來,展現出「守護香港」的勇氣。

.為了延續與大陸專制的抗爭,頒獎給它又何妨,更何況可以反擊反對者對金像獎的政治干預。

反對:

.內容政治化:有人認為《十年》獲獎違反電影藝術專業標準,刻意用政治內容來展現勇氣,獲得同情票或鼓勵票,是政治騎劫藝術。

.憂中共打壓:如果《十年》獲獎會令香港電影人在大陸遭到「報復」不值得,《環球時報》炮轟《十年》及大陸不轉播金像獎就是「證據」。

.缺乏藝術性:頒獎給《十年》是政治決定,社會對其評價從來都不是從電影專業視角,如果這樣,有損「最佳電影」的名聲。

(《十年》劇照)

解讀:

如何理解政治化的辯論

.無論因為政治原因給予《十年》獎項,或者因為政治原因不給《十年》獎項,都是一種政治化行為。投票者想要「宣示」政治理念,將票投給《十年》,或者由於「自我審查」,不把票投給《十年》,也都是在政治化。那些指責他人批評《十年》獲獎的電影人,如果自己也是出於政治原因投票,那就失去了指責別人的權力。

.相信大陸官方不可能給金像獎有關機構或者投票者下命令如何投票,因為這是一國兩制,如若有,在新聞自由的香港,證據必會洩露。選舉結果顯然是投票者表達了集體意見,然而個人支持或反對的理據,別人根本無法得知。

.有些電影人擔心會遭大陸封殺,因而反對給《十年》頒獎,這當然是自我審查的一種,然而,這些人的想象是否真能代表中共的觀點,顯然不可以。香港人,包括一些自以為熟悉中共決策機制的人,多次猜錯中央政府的決策,再次出錯也並非沒有可能。 有時候,趕著「表忠心」會適得其反。

.金像獎有既定的評選機制,投票者可根據自己的意願作出獨立判斷,董事會或主席無權左右大局,亦在揭曉前對結果完全不知情。所有的「政治指責」都是臆斷,唯一的標準是投票者有否出現「自我審查」。

.《十年》獲獎,大家就發生了這種爭議,試想,倘若《十年》落選,人們會否同樣以「政治干預」進行猜測,只不過各自的站位發生逆轉。

.支持或者批評《十年》獲獎的人,對於電影和政治的關係,應該有開放的認識。其實,所謂政治化可以從兩方面思考,一齣獲獎電影涉及政治內容,和因為政治考量才給某部電影頒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電影是電影,政治是政治,電影人不是政治家。電影中當然可以有政治的內容,甚至可以表現創作者的政治觀點,然而,利用政治力量改變對電影的正常處理或評價,就是超越底線。

.以往香港經常恥笑中共為一些觀眾毫無興趣的宣傳型電影頒獎,如果香港今天這樣做,也是將電影淪為政治宣傳工具。《十年》獲獎有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只能從每一位投票者的內心尋找答案。

《十年》的五位導演非常感激大會給予肯定,相信制度公平。(資料圖片)

「最佳電影」的標準:

.關於《十年》的討論,已經遠遠超出創作本身。作品一旦問世,便與作者脫離關係,受眾從中看到什麼,完全是大家各自的解讀。「最佳電影獎」就是特定「觀眾」對電影的評價,所能代表的也只是這批人,就好像「香港小姐」選舉,評審團的決定顯然不可以真的代表香港。金像獎評審專家的「最佳」並一定就是真正的最佳,僅供參考。

.金像獎是個電影行業獎,參與投票者都是電影行業的專業人士。人的身分從來都是多重的,在電影人的身分之外,可能是民主派,可能是建制派,或者對政治毫不感興趣,但在投票一刻,大家應該以電影人身分投票,用電影標準評審。如果投票人是這樣做,沒有辜負選票,也是對行業負責的態度,最終結果如何,見仁見智。

.香港社會今日的政治化是顯而易見,甚至連日常的衣食住行,例如語言、文字、衣著,都會被進行政治「審查」。或許應該承認,「政治綁架電影」的局面在歷史上經常出現,見怪不怪,以往在港英政府時期甚至明文規定政府有審查權,將來還可能更加嚴重。這是不幸的發展,只有電影人的自覺意識才可能改變,作為觀眾,只有拭目以待。

.在金像獎的所有獎項中,例如「最佳剪輯」、「最佳劇本」等,都有較明確的評價標準,唯獨「最佳電影」的定義比較模糊。這種情況是否合適,或許圈內人應該檢討,當然,檢討的決定權也是在行業內,作為觀眾的其他人只應該提出建議。

(《十年》劇照)

複雜的態度:

.年輕人尋找對社會的重新認識,嘗試用各種方法進行想象,既是自然的,也值得鼓勵;他們可能因為掌握不好分寸而出了界,但社會也不必大驚小怪,更不應過度反應。或許電影的創作者並不認同,從意識上評價,《十年》確實是一次「任性之作」,但也不能否定其「創意」;我們鼓勵創意,但卻不可放任「任性」。然而,如果放開胸懷、充分自信,要從年輕人成長的角度看,「任性」也是個正常不過的行為,只要能夠適可而止,不至於製造過多動蕩。社會既需要重視、警覺,甚至深度關切,但也不可以無事變小事、小事變大事!

.《十年》反映的是香港年輕人一次身分意識的覺醒,就彷彿是走失的孩子突然回到了家,認為他的走失是家人疏忽所致,在那裡宣洩自己的委屈。如果處理不好,回家的孩子還是會埋怨,關係惡化;如果處理得當,孩子還是會理解家庭的煩惱,共同面對日後的挑戰。從積極角度看,這個「最佳電影獎」可以是社會對年輕人一次善意的回應,人們又為什麼需要勞氣。

.《十年》的5個故事是幻想香港日後將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因為是藝術創意,其中當然有不少誇張的成分。以《方言》為例,雖然香港不可能禁止說廣東話,但將一小群人或許有的擔憂借題發揮,不能說就是什麼罪過。只要沒有煽動暴力的成分,香港01認為,《十年》還可以是一齣值得尊重的電影。當然,前提是大家都知道這是用各種藝術手法放大香港年輕人對社會的想像,如果能夠清晰掌握,創意還可以鼓勵,不需要因為《十年》獲獎而讓社會爭議不斷。

.建制派有人提議修改金像獎評選機制,甚至有政黨聲言欲拍電影對抗《十年》,這既是愚蠢也是魯莽的政治操作。激進本土派將批評解釋為來自大陸的壓力,就好像所有香港人都必須喜歡《十年》,甚至用各種手段炒作議題,製造對立,這當然也是愚蠢魯莽的拙劣行為。兩個極端陣營都在有意無意製造一種政治假象,通過政治謀劃,將其轉換成威脅社會的恐嚇,希望從中獲得政治及其他利益,香港市民應該心裏有數。

(《十年》電影劇照)

.《十年》可以是給香港人的一次提醒,讓大家居安思危。年輕人的想象並不是完全脫離現實的,或許他看到一些東西,心裡有著各種抱怨,社會不知道、忽略了,現在要認真認識和溝通。就以電影里「自焚」的場景雖然讓人不安,但也沒必要過度敏感,它確實是一種警示,這種影像已經在年輕人的腦海里出現,就好像自殺式炸彈在巴勒斯坦年輕人心目中已經存在一樣。假如以懈怠的心態處理香港的青年政策,讓「任性」持續發酵,那是非常可怕和危險的。

.香港電影必須發展,這既是香港核心文化資源,也是產業所需,更是年輕人發揮創意的好去處。對年輕人來說,他們當然知道中國是個機會,但是否有他的分,可能想都不敢想,甚至會否成為自己的威脅,這種扭曲的心態不能全怪他們。香港電影人進入中國這麼久,沒有失去自己的性格,也不會犧牲了香港的核心價值,更不會被逼迫只拍中國政府要的電影,《十年》能夠出現就是一個例子,它只是不能在大陸放映,這也證明一國兩制有效落實。其實,一些人在回歸前就擔心香港失去言論自由和創作自由,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已經接近20年,嚇人也不用這麼長的時間,既然有人要杞人憂天,我們又何必自尋煩惱。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