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道歉 ‧ 觀點】從政者應謹言慎行 停建公屋不能亂說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早前特首林鄭月娥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未來政府增加公屋單位至80萬個已足以解決香港基層的住房問題,並指可把未來大部分新興建的公屋轉作「綠置居」出售。消息一出,立即同時引起民主派和建制派的強烈不滿,林鄭亦因此罕有地向公眾道歉。作為香港的領導者,林鄭理應要明白從政者要謹言慎行,是次她在沒有合理根據的情況下拋出「封頂論」,唯一的補救辦法,是以實際行動解決香港基層房屋問題。

林鄭月娥否認是為公屋數目封頂。(資料圖片)

過去,公屋封頂論已為多方論及,問題在於為政者必須要確保公屋的數量滿足基層需求,林鄭月娥是次之所以被群起攻之,就是因為她貿然提出八十萬封頂之說,卻未有提出充足佐證。

林鄭月娥為官多年,理應吸收前人教訓。事實上,早在2001年,林奮強便主張停建公屋,2002年孫明揚和應此說,質疑當局應否繼續無止境興建公屋。須知道,當時坊間建議停建公屋,源於政府考慮推出租金津貼,但是隨着群情洶湧,多方批評租津弊病叢生、封頂之說欠缺理據,孫明揚匆匆收回言論,在接受訪問時更謂停建公屋乃「相當長遠」的政策目標。雖然2003年房署署長梁展文在《香港家書》也暗示公屋終有停建的一天,然而,最後也束諸高閣。他後來因廉價將紅灣半島售予新世界,退休後卻到新世界的附屬公司任職,被指為利益輸送。

房屋署署長梁展文在香港電台「香港家書」中的發言:「公屋數量在三年後將會超過七十萬個單位,究竟應該到那一個水平才停止興建呢?」

林鄭提出的「封頂」門檻是80萬個單位,比現時多4萬個,但完全沒有提供理據。(資料圖片)

既然前車可鑑,林鄭月娥如今一意孤行,提出公屋封頂論,着實不智。更何況,當日孫明揚尚且承諾公屋三年上樓,如今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已達4.7年,她貿然提出此說,又不承諾縮減公屋上樓時間,就更顯她有欠深思熟慮。

我們認為,林鄭月娥為民解困的決心毋庸置疑,但是她也必須反思其置業主導的政策。在扭曲的市場下,坊間出現一股極不理性的置業心態,林鄭原先計劃加大推動「綠置居」力度的構想,貌似回應了社會某部分人的訴求,但過往的例子已經顯示,當有相當部分的市民不惜一切代價去置業時,那便是泡沫樓市的先兆。政府不但沒有身先士卒阻止災難的發生,反而鼓勵市民置身險境,這種做法實在難以理解。

更何況,政府原是政策的主事者,有能力影響社會的風氣,如今政府推出置業主導政策,又趕走公屋富戶,也就是營造置業的風氣。綠置居超限應購,多少也源於政府驅動,可以預見,一旦樓市下跌,市民只會怪罪政府。林鄭月娥就言論道歉,市民固然樂見,但是要做到今是昨非,她必須要全盤反思她的置業主導政策,讓市民真正的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