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封頂‧觀點】林鄭月娥新房策 窮人補貼窮人住公屋
林鄭月娥於本周二(10月27日)接受《明報》訪問時詳述了其「置業主導」政策,她表示在公屋單位數量達八十萬後將會「封頂」,日後會將大部分新建公屋轉為「綠置居」,原因是這數目的出租公屋已經足夠,並謂綠置居將能補貼房屋署維修、興建公屋的支出,惟公屋、綠置居居民本來都是社會上收入較低的一群,這做法無疑是要窮人補貼窮人。
據林鄭月娥的說法,推出綠置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考慮到公屋與綠置居的興建成本相同,惟後者能夠為房委會帶來收入,紓緩財政壓力。她猶如將房委說成一間自負盈虧的商業機構,一旦沒有收入,就不能繼續建屋。事實上,若然房委的「房屋儲備金」不足,政府可以選擇注資,在去屆政府注資後「房屋儲備金」已達740億元,林鄭月娥似乎在暗示政府不會再負上興建公營房屋的財政責任。她過去常強調「理財新哲學」,也就是更進取地運用公帑,然而,她的「置業主導」房屋政策,卻卸去政府興建公營房屋的財政責任,可謂今不如昔。
尤有甚者,林鄭月娥聲言「公屋若用作出租,收回來的租金不足夠填補差餉、管理費及維修費用」,故需要將公屋轉作綠置居出售,補回支出。然而,大部分公屋、綠置居的居民、申請者都符合綠表申請資格,按理說,政府應該負起財政再分配的責任,將公共資源撥備予社會上的弱勢人士,如今林鄭月娥聲言要將綠置居所得的收入用於公屋營運,豈不是要窮人補貼窮人?說到底,政府就是用「置業夢」這美侖美奐的包裝,讓自己抽身而去。
此外,林鄭月娥言談間亦透露了一旦公屋居民、輪候者購買綠置居,他們將要付出差餉、管理費及維修費用,其金額或會比公屋租金為高。實際上,早前有媒體訪問購買了綠置居的市民,不少都表示後悔。雖然綠置居的定價為市價六折,然而,由於房價水漲船高,以景泰苑的經驗看來,供款可佔市民的收入逾50%,市民的財政壓力着實不輕。固然他們花畢生精力完成供款後,可以擁有自己的物業,然而,他們還需要付出管理費、維修費。
雖然林鄭月娥表示不會將位處或鄰近斜坡、需要興建行人天橋的公屋轉作綠置居,以減低居民的維修費負擔,然而,由於綠置居的建築質素參差,絕不能輕視其維修成本。舉例來說,早前綠置居景泰苑入伙時已被揭多個單位出現漏水,可以預見,隨着樓齡增加,居民在維修上將所費不菲。董建華在推出「租置屋」(出售公屋單位)時,尚且每戶注資14,000元作維修費用,如今政府推出綠置居,卻對這問題視而不見,可見林鄭月娥只欲置身事外。
再說,林鄭月娥指八十萬租住公屋便已足夠,卻沒有提出相關佐證。須知道,現時的公屋單位約為76萬個,公屋輪候冊上卻有27萬戶,就算林鄭月娥任內能夠增加6萬個公屋單位,仍然有21萬戶苦候上樓,林鄭月娥卻對此避而不談。林鄭月娥的前上司梁振英至少提出《長遠房屋策略》,訂立十年建屋目標,在 2017-18 至 2026-27 年度興建 280,000個公營單位,縱然落成速度遜於預期,但梁振英至少有許下承諾的勇氣,如今林鄭月娥卻一手推翻政府昔日許下的承諾,無疑是出爾反爾。
過去,她常言要展現「施政新風」,體現出「財政新哲學」,然而,從她數月的表現看來,卻未展現出政治家應有的魄力,她的政策理念亦因循守舊,未見新猷。正如去屆政府所言,房屋問題是重中之重,若然林鄭月娥在這方面只作小修小補,甚至大開倒車,最終只會觸怒市民,引起社會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