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 ‧ 觀點】青年政策縱見心思 惟未化解青年憂慮
閱讀2017年施政報告的青年政策,不難發現一些惠及青年的措施,但只要細心咀嚼,就會意識到其「離地」之處,其仍然停留在二十年前簡單的「向上流」願景,未能回應青年人的成長、學業、事業迷濛不定的困境。若要政策惠及青年,就需要由勞工、教育和經濟着手,再配合青年世代的經歷,讓青年人看到出路。
參與政府決策、增加大學宿位 做法可取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青年章節提出「三政」的概念,即論政、議政、參政,包括自薦加入諮詢委員會,以及加入「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等,值得肯定。青年面對擇業、組織家庭等特定處境,跟兒童、成年、老年人不同。政府理應設立正式渠道吸納他們意見,在訂立政策時,需要考慮這個世代的訴求。
在政治制度以外,施政報告也提出改善專上教育制度,其中一項是設立 120 億元的宿舍發展基金。增建大學宿舍能夠加強人際交流,若宿額能夠照顧本地生和非本地生的需要,也許可以緩和兩者的矛盾。連同建議中的加強實習,檢討自資專上院校及副學位的角色,以及早前落實補貼學生就讀自資學位課程,可見政府有志改善青年教育問題。
參政言過其實 置業更為錯路
然而,這份施政報告的青年政策仍然未算妥善。首先,政府有多願意採納青年意見,仍然有待考證。政府多年來未有賦予青年實權,例如競選代表、提交議案到立法會、投票議案。爭取多年的青年議會落空,運作十年的青年高峰會給人印象也是徒具形式。不少青年人轉移衝擊街頭,用違法方式表達意見,以圖逼使政府正視問題。政府將社會動盪歸咎青年,卻懶理激烈抗爭背後的情緒和理據,無疑加深了青年人和政府的芥蒂。
再者,定義置業為三業之一,亦漠視了青年人的實際需要。相較於學業,施政報告對青年的事業和置業的着墨則蒼白得多。青年人深感住屋難,政府卻仍未大刀闊斧興建公屋,平抑樓價租金,更維持房屋階梯,置業為上的觀念,相信房屋是積累資產的工具,偏離實用價值。現實是,青年人要成家,要麼就勉強衝進風高浪急的投機市場,要麼就捱貴租犧牲生活。
青年擔憂事業未明 影響人生決定
更甚者,現今的青年人不能重覆昔日的道路。相比1960、1970年代的「人揀工」、長工為主的時代,在1980、1990年代起,不少港企以靈活、彈性、效率之名,削減勞工保障,以兼職、合約、零散工代替長工,加上產業外移及金融風暴,青年人的入職機會就更難,而且更易被解僱。
近年經濟回復升勢,失業率低,青年人的薪金卻沒有顯著上升。15至24歲人士的每月工資中位數為11,900元,25至34歲人士也只是16,800元,顯然與物價和樓價脫節。合約工狀況則更為普遍,今天工作穩定,難保兩年後能否維持。近年「自由工作者」盛行,青年人一方面享受工作自主,安排工作時間,但公司和自由工作者也輕視隱藏其中的風險,例如僱主「走數」、低薪、中介剝削等。當前景不明,個人的掌控能力有限,一些關鍵的人生大事,例如結婚、置業、生育就只好推後再推後。
有好的政經政策 才有好的青年政策
台灣、韓國,以至其他發達地區的青年人也面對着類似的問題。南韓總統文在寅計劃逐步調高最低時薪,又為願意轉臨時工和派遣工為正職的中小企業減稅。香港的青年就業或許不如南韓般惡劣,但也不能逃避。
青年有其世代特質,所以要有青年政策,回應他們的需要。青年政策跟其他政策相輔相成,所謂「三業三政」,必須與勞工、教育、經濟、家庭、政治制度等範疇聯繫。青年人要安身立命,首要能減少飄泊感,也無需因為現實制肘而停止創新。這體現於改革勞工、房屋政策,減少商品化和彈性化的影響,普及大學學位,減輕學費壓力,連接學業和事業。當青年人看到前景,生活安穩,政府與青年又能夠在體制下坦誠商量政事,尋求共識,社會矛盾才有望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