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觀點】睇戲貴、種類少、少產量未解決 何來創意之都
於星期三公佈的施政報告中,特首林鄭除了就不少人關注的房屋、稅制、醫療等方面提出措施外,亦有提及「要確立創意之都地位,令投資者及買家以香港為首選市場」,關注創意產業方面的發展。可惜報告中並未有提出任何實際措施,更莫講構建出一套完善的長遠發展藍圖。以香港電影業為例,現時電影界問題一環扣一環,例如青黃不接、少人入場、電影公司集中生產同一類型片種、在全球化下要抵擋荷里活電影的衝擊、在數碼時代更要應付串流平台⋯⋯港府務必要梳理好問題癥結,並拿出決心進行改變,才可真的讓香港成為創意之都,而不是一個只講不做的理想。
港府十年前早已發現癥結
翻查資料,政府其實早於2007-08年的施政報告中,就曾以「創意之都」為主題,反思香港創意產業的境況,並定下「創意產業競爭激烈,香港優勢被鄰近地區所侵蝕,如韓國電影、台灣音樂等,內地城市紛紛成立創意產業園,各地旅遊局以創新方法推銷城市形象品牌,吸引遊客。我認為未來五年香港的創意產業需要加快發展,否則優勢不保」的結論。
惟十年過去,香港的創意產業仍是未見出路,更在周邊國家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失去競爭力。
縱有電影發展基金 但不足持續發展
以電影業來說,本屆金像獎雖有不少年輕新導演都初露鋒芒,使人期待,但實情就如〈01觀點〉之前所講過的:現時電影發展基金所批出的費用,不足以應付租場、拍攝器材、工作人員薪酬、聘請演員、後期製作等的費用。在此情況下,不少新導演的作品都是打「人情牌」,即工作人員不收酬勞、演員不收演出費用的情況下,勉強完成作品。
故然不是說低成本不可成就高質素的作品,《一念無明》便是一個以電影人才來成就好作品的例子。可是,為了在極有限的資金底下完成作品,不少新導演在構思作品時,往往受成本所困。《一念無明》導演黃進曾於《01周報》坦言因成本有限:「一沒錢沒時間就先拍完兩父子的戲。可選擇的話,我當然想拍一個群體」。
更莫論電影發展基金的申請手續繁複,加上只有第一部長片可以申請政府的基金,之後電影人只可透過不斷申請小規模基金的資助或憑電影公司投資,來獲得電影拍攝成本。但坊間的基金大多具備不少題材及內容限制,而且資金少,製作電影卻需要大量資本,建立電影產業的基礎設施更需投入產業資本而非投機性資本,單憑小規模基金的資助無法持續發展。
商業主導的電影圈不利多元化電影出現
而在香港不靠小規模基金的資助,即等於落入以自由市場的原則來運作的香港電影業。可是這亦會產生另一個問題:為了追求最大經濟效益,低成本電影及所謂「藝術電影」愈來愈無立足之地。而這種情況並不利香港電影業發展。舉個例說,知名導演王家衛的電影,不少在上映時都「仆直」,但因其藝術性,在國外被推崇備至。因此,多元化的電影作品對香港電影業著實重要。
政府若希望建立一個完善的創意產業,並「確立創意之都地位,令投資者及買家以香港為首選市場」的話,就不應單憑「人情牌」與導演的才能來維繫,而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產業鏈來支撐創意,保障不同類型的電影可以百花齊放。
韓國政府以政策配合文化產業發展
參考外地政府的做法,如韓國在1984 年 12 月第五次修訂《電影法》,制訂了獨立電影製作制度,讓想拍電影的人只要符合規定條件向政府申請,一年就可以拍一部電影;以及在1999 年,金大中政府制訂定了《文化產業振興基本法》,並設立文化產業振興基金;又在《文化 產業振興基本法》加入促進文化產業部門的創業及投資的款項,將民間資本引入了電影產製市場;政府則透過電影政策,緩和規制並促進與民間部門的連結,可見香港政府對於文化產業的決心依然不足。
外國成立跨國合製基金機制
另外,荷里活商業製作讓香港電影在製作規模與技術上帶來衝擊。截至2016年香港最高票房的電影如《阿凡達》、《復仇者聯盟2 : 奧創紀元》、《美國隊長 3 : 英雄內戰》等, 無不帶入Computer Art的元素,包括有動畫(Animation)、電腦特技/視覺效果(Visual Effects),甚至適應數碼化的大環境電腦特技應用於一般後期加工。
面對觀眾口味的轉變,香港政府應考慮如何建立一個良好機制,讓香港電影人與外國電影人合作,從而提升自己的應變及創作能力。現在許多國家都有跨國合製基金的機制(minority or international co-production fund),鼓勵製片人去尋找不同的電影的可能性,並促使具有國際溝通能力及人脈的年輕電影人在國際影展上爭取到更多跨國合作機會。在此層面上,港府亦可借以參巧及評估香港可否設立一個針對合製電影的基金(co-production fund),讓香港電影人可從中學習,藉以達至施政報告中「培育人才和推動跨界別跨地域合作」的目標?
訂立戲院規劃指標 使不同類型電影都可放映
另外,針對香港電影業面臨最大的問題:少人入場,以及電影公司集中生產同一類型片種的問題,其實就如〈01觀點〉之前所講,香港電影院不足是地產商寧願將商場劃成更多商鋪,也不願租予電影院。而電影院數目少,租金又極高昂的情況下,戲院一般優先播放荷里活大片,港產片只能在較差的檔期上畫,而獨立電影、小眾電影,就更難以覓得檔期。
早在七十年代,香港政府「土地發展政策委員會」曾將戲院視為社區必備設施,並在「土地利用計劃書」指引中列明,每1,000人口須設置38個戲院座位,可惜在90年代末,政府以戲院涉及商業利益為由,不再將戲院定義為文化、社區設施,戲院在失去規劃政策支持之後日漸減少,不少地產商陸續將電影院改裝成零售商舖。
若港府有決心發展文化產業,何不考慮將電影院重新定為社區、文化設施,並規定人口與銀幕的比例,保證區區有戲院?使得不同類型的電影都有更多放映機會,亦可提供空間讓戲院減低票價,直接紓緩電影業的根本問題。
港府應下定決心發展產業
廿一世紀是文化世紀,電影產業不僅可給文化商品市場提供大量「原料」,以創造出龐大的價值,電影的發展也直接聯繫到該地的經濟發展水準及文化主體性的確立。其實港府早於07年已經發現到電影業發展的重要性,為何仍不好好參考外地政府的措施,再放到本地脈絡參考,並真的發展出一個完善的創意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