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置業安居要靠「父幹」 港人上車先要識投胎?
有地產代理行公布首次置業調查,30%受訪者打算於五年內上車,當中有45%的受訪者曾考慮尋求家人協助,也就是俗語所說的「靠父幹」。這調查所反映的,除了是樓宇價格已脫離市民的購買能力,還有香港社會的資產集中在部分人手上,「無產」階級難以上流的問題。對此,透過稅務措施促進再分配是一個選項,雖然香港奉行資本主義,但從國際經驗來看,就算是在資本主義社會,這不應該是一個禁忌。
資產升值樓價漲 不靠「父幹」難上車
「有樓有樓,冇樓冇樓,有樓可以變冇樓,但冇樓就永世都冇樓」。這句說話,是1994年黃子華一場棟篤笑表演的對白,也簡單直接地道出了當下香港社會的實況,活在2017年的香港人也絕不會感到陌生。現時香港的樓價動輒數百萬,有報道指假如青年要購買350萬的上車盤,就算年輕人借九成按揭貸款,但一成首期連帶印花稅、律師費、裝修、傢俬等費用等,至少要六十萬元;如果要穩陣一點,拿出三成首期作七成借貸,上車資金將達百多萬元,對於出身中產、富裕家庭的年輕人來說,他們自然可以向父母尋求資助,一圓上車夢。
但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對大部分沒有家底的年輕人來說,買樓近乎是天方夜譚。因此,有沒有「父幹」,成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每當有新盤開售,傳媒紛紛邀請在場買家接受訪問,當中總不乏表示買樓作為禮物送給兒女的「廿四孝爸媽」,但作為無殼一族的年輕人看在眼裡,除了「葡萄」,又有沒有想過為何香港會變成一個靠「父幹」決定命運的社會?
富裕階層「錢滾錢」 造就「冇樓冇樓」的現實
上一代富有與否,或因為走運中六合彩頭獎,但更多的是因為辛勤工作、克勤克儉,小富由儉而累積了一些財富。只是,隨着香港的經濟社會發展漸趨成熟,由一個工業社會漸漸變成依靠金融業,不少本來已累積了一些本錢的港人轉戰金融地產,在股市、樓市衍生更多來自資本增值的收入,資產不斷滾存從而累積更多財富,惟沒有多少本錢,只靠一雙手的普羅大眾,就算再努力,也不及富裕階層「錢滾錢」,久而久之令財富差距日益拉闊,現實就是有「父幹」的可以較易上樓,沒有「父幹」就只能自求多福。這個現象更不是香港獨有,而這是一個全球化的現象,即或是北歐福利國家也未能倖免。
但無論如何,成功靠「父幹」令香港貧富差距日漸拉闊,已毋庸置疑。近年多項福利政策,或許紓減了一些問題,例如本港在除稅和福利轉移後的堅尼系數,由2011年的0.475微跌至去年的0.473。不過,香港的堅尼系數之高,仍然位居世界前列,成為全球貧富差距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這反映香港需要更進取的稅務改革,推動社會公平。
當然,這裏說的不是香港應改行社會主義,甚至極端地要「鬥地主」,但環顧世界,不少地區都以稅務措施,應對有產階級不斷「錢滾錢」造成的貧富差距問題。其中,股息稅是一個較常用的辦法,雖然有人認為,徵收股息稅不利香港股市吸納資金,但是作為香港追趕目標的紐約,美股本來就有股息稅,不見得紐約因此失落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以至目前在香港買賣的國企股,也會從股息中扣除內地的股息稅,投資者會因此不投資國企股嗎?過去有人曾建議,如果要在香港徵收股息稅,大可只包括收取數十萬元股息以上的大額股息稅,減少對散戶的影響,這個建議不失為一個值得討論的方向。
稅務手段收窄貧富差距 並非資本主義社會禁忌
另一個例子是,就連過去曾與香港爆發「減稅戰」的新加坡,亦已開修正其低稅原則。在2015年,新加坡財政部長尚曼達宣布,在2016年,社會收入最高5%的市民,其個人稅率將由20%增加至22%。須知,新加坡過去和香港同樣對自由市場奉若圭臬,他們卻為了應對貧富差距拉闊的問題,實事求是地對其稅制作出改變。香港奉行的低稅制政策,真的一個碰不得的議題嗎?
此外,有人曾經建議,對買賣樓房等資產所得的收益徵收利得稅,又或重新引入遺產稅等。這些政策固然有爭議,但在貧富懸殊不斷惡化的當下,如果這些倡議成為連提也不能提的「佛地魔」式禁忌,顯然並不符社會最大利益。
隨着貧富懸殊加劇、「父幹」成為社會常態,對於香港政府來說,稅務改革已是不可迴避的問題。即使港府坐擁了龐大儲備,但政府過去常以「結構性財赤」將至為由,拒絕向市民提供更加全面的社會保障。但從國際的經驗來看,要紓緩貧富差距也好、要完善社會保障也好,香港並非沒有開源的辦法,只是在於政府為與不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