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初生BB皮膚黃問題 延誤求醫或患上罕見病「阿拉吉歐症候群 」

撰文:阿言
出版:更新:

不少初生嬰兒都有黃疸問題,但普遍2至3個星期就會漸漸減退。然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小兒外科臨床副教授 鍾浩宇教授指出,若BB持續出現黃疸就需正視,因隨時會是肝膽異常而引起病理性黃疸,甚至出現罕見的先天性遺傳病,必須進行全面的檢查,了解病因後。再作針對性治療,減少新生兒的疾病風險。
本文作者: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小兒外科臨床副教授 鍾浩宇教授

先認識「新生兒黃疸症」

鍾浩宇教授表示「新生兒黃疸」並不罕見,新手爸媽在生育前不妨對此症狀先多了解。他指出「新生兒黃疸」的成因和人體「膽紅素」的代謝有關。所謂膽紅素,其實是紅血球代謝產物,會經由肝臟分解排出。如經肝臟分解,即是直接膽紅素;如未經肝臟分解,便屬非直接膽紅素。當BB出生後,常見會因為直接膽紅素增加,而出現生理性黃疸,皮膚泛黃。不過一般情況下,生理性黃疸都會自動消退,或「照燈」後減退,不會有長遠的後遺症。

不過,若新生兒因肝病或膽管病導致直接膽紅素增長,便有機會引起病理性黃疸,令黃疸持續不退。據悉,目前每3-4千位嬰兒中就有1宗病理性黃疸病例,而病理性黃疸的成因眾多,可以是出生後短暫性肝炎、膽管閉塞或罕見病「阿拉吉歐症候群(Alagille Syndrome,ALGS)所致,以上症狀均需經過藥物或手術治療,而當中的ALGS更會引致至外觀上出現典型表徵,例如前額突出、下巴尖銳、脊骨畸形等,對幼童的身心健康影響尤甚。

如何分辨正常泛黃與ALGS?

鍾浩宇教授表示一般生理性黃疸都會大約兩至三星期消退。出現Alagille Syndrome的BB,通常眼睛會泛黃、大便呈白色,甚至出現外觀上的表徵,例如下巴尖銳、鼻骨突出,以致外觀有異於一般嬰孩。有時這些BB會出現眼睛病變或心臟、腎臟或脊骨等綜合症問題。

如要確切分辨出BB是否患上Alagille Syndrome,便需進一步抽血檢查肝功能,甚至配合一些超聲波或膽管造影等影像檢查,檢測新生兒是否有其他先天性的膽管疾病。另也建議抽取BB的肝組織進行顯微鏡分析、安排腹腔鏡檢查或基因檢測,判斷Alagille Syndrome是否由基因的染色體問題所致。

ALGS知多啲

究竟Alagille Syndrome,ALGS是甚麼?鍾教授解釋,根據文獻記載,大約3萬-10萬名嬰兒中便有1位患有罕見病「阿拉吉歐症候群(Alagille,ALGS)」,男女比例相約。死亡率方面,在18歲前約有10%,即每10位就有1位有生命危險。ALGS的明顯特徴是皮膚泛黃,而且會出現其他表徵,如眼睛愈來愈黃、身體愈來愈瘦,這些徵狀都可從抽血報告中的肝功能指數反映出來。鍾教授強調此病不可輕視,因嚴重者可能出現肝衰竭,引致生命危險,亦有機會引致腎臟或心臟病等問題。

用藥延緩ALGS病孩換肝時間

鍾教授指出病情較輕微的ALGS病孩,可能會長期受慢性肝病影響,限制了身體的成長及活動。而肝功能受嚴重影響的個案,若欠缺適當治療,亦會有死亡風險。所以要了解患者病情屬輕微抑或嚴重,由於ALGS不止肝臟會出問題,更會引致其他身體問題,例如腎臟或心臟問題,令死亡風險大增。

目前肝臟移植手術雖是唯一根治ALGS的方法,但風險甚高,有10%死亡率,2-3成病人會出現手術併發症,例如血管,膽管駁口等問題,以及手術後可能發生傷口或腹腔感染,故太年幼的病童未必可承受肝移植手術。因此面對一些情況輕微,無需急切進行肝臟移植手術的個案,都會建議用藥物控制病情及減輕痕癢症狀,待病孩成長,身體較適高風險手術時,才安排肝臟移植手術,以根治問題。不過現時藥物仍未成功納入藥物名冊和安全網,也希望可盡快入藥,讓病童有機會獲得適切治療。

如何照顧ALGS病孩?

據了解,患ALGS的病孩,會容易疲倦、食慾不振,父母在其作息及飲食上宜作出相應調節,並要定期帶子女覆診。此外,病孩發病後會伴隨有痕癢、心臟或腎臟問題,家長必須細心留意,隨時帶孩子見醫生,進行針對性舒緩及治療。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小兒外科臨床副教授 鍾浩宇教授

ALGS病童及家人心願:新藥盡快列入藥物名冊

據了解,目前本港已有一種治療ALGS的藥物已完成註冊,但因研發周期長且成本高昂,藥費昂貴。加上該藥物未被納入醫院管理局的藥物名冊和安全網,所以患者家庭往往無法獲得資助,因而無力負擔高昂的藥費,以下的病童個案都先後遇過上述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