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健康|新手父母常見情緒困擾 醫籲5大警號應立即求醫

撰文:阿言
出版:更新:

夫妻有BB當然很開心,那種既興奮又緊張的感覺令人畢生難忘,尤其是期待已久的第一胎,但精神科專科醫生潘雲平提醒,BB對新手父母絕對是一個挑戰,亦是一種壓力,有壓力不一定是壞事,因它可推動父母學習和進步,但壓力如果處理得不好或父母對自己要求過高,就有機會演變成情緒困擾等問題。
資料來源:潘雲平醫生

潘雲平醫生指出,常見新手父母的情緒困擾,包括以下幾類:

1. 過分緊張、擔心、焦慮甚至惶恐:「極端的例子甚至可能連BB也不敢碰,怕會弄傷他,又有些會怕自己不懂得掃風,掃完風後 BB會嘔,所以連一些基本事情也不敢做。」

2. 低落,氣餒,無助:「因為有些照顧BB的工作看別人做容易,偏偏自己無法做到,於是會自覺很『冇用』,看見BB也不開心。」潘醫生說。

3. 易怒:將自己的無助或擔憂轉化成嬲怒,然後遷怒於其他人,甚至BB身上,經常引發「忟憎」。

個案分享:新手爸爸患上抑鬱症

一位新手爸爸40多歲,做文職工作,結婚好幾年一直沒有小朋友,經過幾年嘗試後終於成功,卻沒料到是一對孖胎。孖胎一般出生時已較輕,他的孖胎早產了八星期,於是比正常更細小,出生後要住加護病房,令他由原本很興奮的心情去到一個很擔憂的狀態,最後小孖胎順利出院回家,但這位爸爸因為要兼顧進出醫院、照顧太太及自己上班,已經疲累不堪。

誰知「沒有最壞,只有更壞」,疫情過後經濟復甦不似預期,孖胎出生不久他竟被裁員了,家中只餘下太太一人成為經濟支柱,他變身全職爸爸。他們各自的家庭狀況,都未能給予太大的支援,所以這位新手爸爸要獨自支撐照顧孖胎的局面,一來很吃力,二來自我形象也大受影響,和舊同事、朋友聚會沒有共同話題,因為其他人的BB都是由太太或家傭照顧,只有他是「住家男人」。

漸漸他覺得自己很「廢」,非常內疚自己未能帶一個舒適的家庭給太太及BB。而兩個BB由於早產,吃奶偏少又容易嘔及便秘,晚上又睡得不好,令他經常要起來照顧,睡眠嚴重不足。他曾嘗試和太太訴說,但太太本身工作也很忙,每天下班已很疲累,形成他的情緒沒有宣洩的渠道,情緒變得低落及緊張,終於「爆煲」,家人察覺不妥勸他見精神科醫生,確診患了抑鬱症。

「這類病例一般以抗抑鬱藥治療會有幫助,而因為他要照顧BB,所以處方了新一代副作用較少、不會引致渴睡的抗抑鬱藥給他,此外醫生也進行心理輔導,聆聽他的壓力,和他談了關於角色轉變、突發事件、身體的調整等問題。同時醫生也引導他看到雖然他暫時失去了事業、朋友等,但同時亦有得著,包括新的身份,技能等,並建議他尋求社區資源協助。他的病情一直有改善,至今仍繼續覆診。」潘醫生表示。

她提醒,若父母的情緒問題沒處理好,有機會影響育兒的能力,繼而影響小朋友健康、社交、情緒的發展,而家庭氣氛不和諧也會影響伴侶之間的關係,因此必須正面處理。而新任父母若發覺伴侶有以下「情緒警號」,值得盡快諮詢專業人士:

出現

1. 最常見的是發覺伴侶的性格、行為和平日不同,例如容易『忟憎』,多說幾句便發脾氣。

2. 發覺伴侶很緊張,對每件事都非常擔心,對湊BB感到害怕,自覺不能處理BB的情況,一些簡單的決定也下不。

3. 沒有什麼特別原因便哭起來,經常說一些很「灰」的話。

4. 伴侶睡得很差,食欲不振,明顯消瘦,而和BB應有的互動則很少做,或甚至做不來。

5. 這些情緒明顯影響了自理及照顧BB的功能。

除了有需要時盡快求助,準備工夫也十分重要,產前準備得好有助減少照顧BB時手足無措影響情緒。潘醫生本身也是一位媽咪,「首先要了解懷孕情況,包括母親在懷孕十個月期間的各種身體變化;其次是育兒資訊不能少,包括如何沖涼、餵奶、掃風,如何分辨BB哭聲是代表肚仔餓還是不夠暖,諸如此類,做新手父母之前必須學習。」

另一方面,父母之間也要好好溝通,因為每個人本身的成長環境都不同,所以照顧BB的概念、習慣等也可能有分別,必須了解有了BB後大家有什麼期望?心情如何?有什麼困難?以及將來如何分工等等。「最後,有時父母會希望在照顧和居住環境上做到完美,但其實這會令自己受到很大壓力,因此應明白現實中很多事不會完美,我們做到good enough已經足夠,反而應盡量爭取休息時間,減少精神和體力的透支。」潘醫生表示。

潘雲平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