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ôme公關危機殃及雀巢 跨國巨企「緣定」法國社會黨
Lancôme近日的公關危機,不但「燒到」母公司L'Oréal(歐萊雅),還無辜殃及L'Oréal第二大股東、瑞士食品及飲料巨企Nestlé﹙雀巢公司﹚。有群組呼籲網友杯葛雀巢旗下產品。
與雀巢換股 避開國有化風險
翻查資料,雀巢早於1974年便持有L'Oréal股份,直至2014年2月才把手上的8%股權賣給L'Oréal大股東the Bettencourt family,股權降至23.29%,價值超過200億歐元。由於兩間企業各自營運,而且雀巢並非L'Oréal的最大股東,故雀巢公司法律部回覆傳媒就Lancôme事件的查詢時解釋,L'Oréal屬於一間獨立的公司,雀巢不能代表L'Oréal作回應。
話說回頭,為何瑞士的雀巢與法國的L'Oréal扯上關係?據彭博報道,1974年法國社會黨開始要求政府接管國內主要的企業,在壓力底下,時任L'Oréal主席、同時兼任雀巢副主席的François Dalle,促成大股東Mrs André Bettencourt 及其家族與雀巢達成換股協議,以約26%的L'Oréal股權換取4%雀巢權益,以此引入「外資」。
L'Oréal以染髮劑起家
L'Oréal作為全球最大的化妝品品牌,於1909年由畢業於法國巴黎實用化學學院 (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 Chimie de Paris)的化學家Eugène Schueller創立。他於1907年發明了第一支以「歐萊雅」命名的染髮劑配方,並在1908年申請了專利。這種染髮劑,較當時的同類產品相比,可以提供更加精細豐富的色澤,因而深受市場歡迎,在法國走紅。
世界大戰的結束,由於愈來愈多婦女外出工作,為染走白髮以免洩露了年齡,對歐萊雅染髮劑的需求日漸增加。後來,歐萊雅亦漸漸走出法國,風行歐洲,先後打進意大利(1910年)、奧地利(1911年)、荷蘭(1913年)等市場。Schueller亦繼續研發創新,於1925年推出了可染金髮的突破性配方。
1957年,Schueller離世後,公司由François Dalle接管。在他的主導下,歐萊雅大肆擴張,於1963年在巴黎證券交易所上市;翌年,更收購製造香水、護膚品和化妝品的知名品牌Lancôme。時至今天,L'Oréal的市值達到9,406億歐元,旗下產品分銷至140個國家,為全球第一大化妝品集團。翻查L'Oréal集團的2015年報,營業額按年增長12.1%至252.6歐元,純利33億歐元,純利率約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