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家庭】以繪本代入說道理 媽媽:沒有不懂說故事的父母
親子繪本閱讀可以培養孩子品格,提升他們的心智解讀能力,最重要是能促進親子關係。不過有父母擔心自己不懂說故事,感到無從入手,亦有父母認為生活太忙碌,很難抽時間跟小朋友共讀。
林太和彭生彭太都有跟孩子共讀繪本的習慣,以繪本跟孩子進行品格教育。林太認為對小朋友來說,父母的陪伴才是最重要,所以父母不需擔心技巧上的問題;而彭生彭太是雙職父母,雖然工作繁忙勞累,但每晚睡前都總會抽時間跟孩子說故事,共渡愉快的親子時光。
攝影:倫星揚、潘思穎
林太育有一對分別6歲多和4歲多的子女。在女兒悅悅讀幼兒園時,她第一次接觸繪本,發覺以繪本故事輔導小朋友的偏差行為,比對他們嘮嘮叨叨更有效,「晚上跟摟著他們說故事時,就是大家最放鬆的時候。閱讀時舉出小朋友日常生活會發生的例子,他們便會更容易代入,亦不會認為你是在責罵他們。」
當悅悅鬧情緒、發脾氣時,林太會跟悅悅說賴馬的《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問她是不是變成了一隻噴火龍,到處噴火,嚇走身邊的人。當悅悅代入到噴火龍的角色,便會知道自己的行為有問題,加上媽媽的引導,她便會自覺要作出改善,不再做一隻噴火龍。
父母同時處理情緒 教學相長
其實在處理小朋友情緒的同時,父母也可以理順自己的情緒。林太指共讀是一種治療:「這是讓自己沉澱的時刻,可以一邊放空思想、放低煩惱,一邊隨著情節投入到故事之中。」當父母問小朋友要不要當一隻噴火龍時,其實也在問自己,邊說故事邊跟小朋友一起成長。
沒有不懂得說故事的父母,對小朋友來說,你摟著他、陪伴他已經很足夠,不需要一個專業的講者。
說故事說得動聽,需要說書人的聲情演譯,但很多父母都認為自己力有不逮,有卻步之意。林太曾在工作上接觸過演員,加上自己性格較外向,喜歡表達,認為自己比較容易掌握說故事的技巧,但對於較內歛的父母來說,可能會覺得難為情或者覺得自己不懂得說故事。但她認為親子共處的時光更為重要,「 不會有父母不懂得說故事,對小朋友來說,你摟著他、陪伴他已經很足夠,不需要一個專業的講者。」
趁早培養閱讀習慣 靜下來動腦筋
社會上資源太豐富,很多小朋友還未開口要求,大人已經不斷灌輸資訊,令小朋友不會主動動腦。「如果你不斷滑手機,不停看youtube,感官受到太大刺激,他便回不去看文字」,林太認為人要靜下來才能動腦筋,她希望趁早讓小朋友培養閱讀習慣,而繪本就是啟發他們閱讀興趣最佳的途徑。
父母愛書 自然想起繪本
跟林太一樣以繪本對小朋友進行品格教育的,還有彭生彭太。他們都是愛書之人,以繪本教育小朋友,彭生認為是很自然的事,「自己有閱讀的習慣,想到為小朋友選書要選有趣的,自然會想起繪本」。
彭生彭太的3歲兒子亮仔比較愛哭,所以父母便跟他說《愛哭公主》的故事。
「你是不是愛哭公主呀?」
「不是!」
當小朋友哭鬧時,父母很難在當下用繪本穩定他的情緒。但當小朋友哭鬧過後,父母可以跟他一起回想,作出反省,彭太指:「繪本重塑哭鬧的場面,我們可以將他相同的行為,套入故事的情節中,令他思考一下他的行為會帶來什麼後果。這樣就可以幫他在混亂的情緒之下『停一停、諗一諗』。」
繪本不必多 時間不必長
在選書方面,兩個家庭都認為最重要是父母自己也對該繪本感興趣,否則自己也不會樂在其中。而繪本的妙處是,同一幅圖畫,在不同的時間睇,小朋友都會觀察到不同的東西。所以一本繪本,小朋友可以看上很多次。
都市人經常以「很忙」作理由,推卻很多事情。但其實親子共讀,5分鐘便足夠。彭生彭太是雙職父母,但都會盡量堅持每晚抽時間說睡前故事。彭生指:「雖然有時候工作勞累,但睡覺前總會有一丁點時間,可以好好製造愉快的親子時光。」林太則有個「小秘技」:「有時真的很累很累,可以不用書,關燈直說,途中交給小朋友繼續說下去,姊姊說一句,弟弟又說一句,可以讓他們創作一下。」最重要是,你愛你的小朋友,你就自然會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