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敏感日記(上):請別責怪 敏感的小孩
懷孕是少女成為大人的成人禮,經歷三百多天的懷孕過程,成長的不只是肚裡的嬰兒,媽媽自身也學會了忍耐、關懷和愛人。被期待包圍下出生的孩子,卻發現患有敏感,紅斑、痾嘔和氣喘隨時來襲,那種擔心和無奈,相信不少為人父母的也曾體驗過。
面對敏感,不少媽媽也顯得束手無策。致敏原是甚麼?怎樣避免復發?甚至連孩子是否真的患上敏感,也能成為跟家人爭執的導火線,結果孩子未醫好,整屋人便患上心病。也許媽媽們要認清自己對敏感的無知與偏見,才可甩掉那擾人的無力感。
攝影:黃寶瑩、龔嘉盛、羅國輝
三個媽媽 一個困擾
皮膚敏感、食物敏感和鼻敏感可說是最常見的敏感問題,不少更是天生。由於他們各自與其他常見疾病的病徵相近,即使是跟孩子朝夕相對的媽媽亦未必能分清,很多時要重覆發生才會察覺問題所在,至於懂得怎樣處理又是後話。Annie在兒子Jayz三個月大時,便發現他有濕疹,臉部出現紅腫,並痕癢不止,這個問題困擾了她三個月。「小朋友欠缺自制能力,少許徵狀在他們身上都會被無限放大。那時看到會很擔心,怕得六神無主時只好不斷責罵。他們覺得無故被罵,便會感到焦慮,要透過重覆抓痕舒解壓力,結果變成惡性循環。」Annie說。
三個月後Jayz的濕疹逐漸消褪,取而代之是不斷打噴嚏和揉眼睛。經Annie自行對應症狀後在網上研究一番,她認為兒子是患上鼻敏感,丈夫卻認為他是感冒,二人更因此而發生爭執。類似的問題同樣發生在在職媽媽Vicky和Carmen上。Vicky的兒子每次飲奶後便會輕瀉,Carmen的女兒一個多月大時臉上長出紅斑。由於要上班的關係,她們只能用工餘時間在網上搜集資料,看看媽媽們的經驗分享,又看看報導,發現大家都對敏感一知半解,對於解決方法亦是各施各法。
當他的「臨床醫生」
Annie選擇帶Jayz看皮膚科醫生,醫生給他含有少量類固醇的藥膏,塗了不一會便復原。自此以後,她特別留意兒子的情況,看看有沒有出現敏感症狀,一發現敏感復發便會帶他看醫生。「早陣子友人的兒子對牛奶敏感,每次飲奶都會肚瀉,據說後來轉飲含水解蛋白配方的奶粉便好了。有醫學實證總比『道聽途說』來得有效,尤其當對象是小孩時,更不應胡亂嘗試。」敏感要盡早醫治,因為後果可大可小,孩子過敏,輕則影響他們的情緒,令成長過程欠缺耐性、學習速度緩慢和有礙正常交際;重則可能令他們留下疤痕或後遺症,甚至致死。但敏感也是一種長期抗戰,患者需要的不只是藥物,而是耐心、體貼的關懷。這方面,媽媽自己可說是最好的藥引。
孩子的一舉一動,她都知道背後的底蘊。媽媽替孩子作選擇,不一定代表「怪獸化」、「控制狂」,也許她們所用的方法不是最專業,但肯定是最貼心,是經過無數個睡不好的夜晚考量後的選擇。俗語說,「敏感的孩子需要特別呵護。」是真的,請別責怪受敏感困擾的孩子,他們是無辜的,取而代之,是好好的照顧,跟他們一起走在這條對抗敏感的路。
閱畢有關嬰幼兒防敏專題報導後,參與問卷調查,即有機會獲得荷花親子中心HK$100禮券:https://goo.gl/qdKs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