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兒子由不會說話成SEN教師 媽媽:孩子需要空間發掘自己

撰文:梁蔚澄
出版:更新:

「我要去非洲義教了。」有天,當孩子大學畢業後跟你說,作為父母除了擔心孩子會否水土不服外,就只可放手讓他追夢。媽媽Maria說:「要尊重孩子的選擇,要讓他們有空間發掘自己,想回家?也要讓他們學懂回家的路。」
誰也難以想像如何湊大一名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兒子,更何況是一家有3個不同狀況的兒子?媽媽Maria的大仔Adrian天生沒有右手手掌,卻成為知名的華裔小提琴家,並在哈佛大學取得專業教學資格;二仔患有過度活躍症,在University of Waterloo畢業,現成為工程師;三仔Justin,語言發展遲緩,6歲前並無法與人溝通,長大後在University of Toronto修讀音樂及SEN課程,到非洲以音樂及手語教導當地的弱勢社群。究竟媽媽如何讓孩子踏上日常軌道,並尋找自己相信的路向?
攝影:黃寶瑩

Maria與Justin 以手語合力做出LOVE的字樣。

這天殷建基(Justin)、媽媽Maria及爸爸三人前往一間南區的幼稚園教小朋友手語。正當我在門前等候時,突然出現一個如NBA球員的高大身影,古銅膚色卻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配以長長的頭髮和稍為「活躍」的鬍鬚,向我伸出一隻巨大的手,禮尚往來間,我們以極簡短的語言介紹自己:
Hi, I am Justin.
I am Iris. Nice to meet you.
啊,未見一絲笑容,是因為時差,還是較為慢熱的嗎?

 

伸延閱讀:

【媽媽唔易做】3個SEN兒子各有成就 媽媽:學會放手讓他們飛!
80後哈佛獨臂華裔小提琴家 不受限的音樂人生(有片)

+10
Justin 正在教小朋友美式手語,此為名字的意思。

手語與孩子
當我們走進校內,在一個像是開放式的音樂室前,站着一班由K2至K3的小朋友。這間幼稚園着重右腦發展及音樂教育,於是他們唱了幾首歌來歡迎殷氏一家,Maria及其丈夫已露齒而笑,Justin在靜靜地觀察一切。

當大家坐下,Justin一臉認真地說:Does anybody know that word “deaf”?但當他開始教手語後,漸漸出現更多生動有趣的表情。他先字母歌引起大家的興趣,然後教大家A至Z的手語,再以字母歌及手語配合一起唱;再教大家簡單地以手語介紹自己、幾首歌等等,整個互動約1小時30分鐘,Justin亦不時叫小朋友站起,跟他做彎腰、伸出雙手等熱身動作,希望他們在學習簡單的手語時,亦有些伸展運動。及後他跟我說,他在加拿大時是一名幼稚園老師,在當地孩子能有20分鐘的集中力已經很好,初時也有點憂慮時間太長,孩子的集中力、耐性等問題,最後順利結束。

I teach you sign lesson which I want you to remember the future. Learn more about deaf people, learn more about sign language.
Justin
+6
Justin亦是一名攝影師,紀錄了非洲聽障學生的情況,圖中少女的雙眼顏色並不相同,一隻是藍色,另一隻則是啡色。(受訪者提供)

隻身前往非洲教書 以音樂、手語感染聾啞兒童
Justin在加拿大出生,13歲時開始唱歌,他曾經是Black History Month Assembly Gospel Choir的統籌及總監,為各學校音樂活動撰寫並演出原創歌曲。大學時修讀音樂並副修非洲研究。他在讀書期間已不時去非洲義教,最後他決定完成課程後再以1年的時間修畢教育課程,然後再在非洲甘比亞的一間聾啞學校教書,一教已是兩年,他說:Even deaf, they still want to sing, they can learn music. They learn it in a different way. 當他播出在非洲與當地的孩子以手語唱出《You light up my life》時,也許稚子也不知箇中意思,但看着錄影跟着唱,這樣的互動卻帶來莫名的感動。
他也曾想過邀請一位聽障人士來分享會更為直接有效,即使對孩子來說是難以理解聾啞、手語等關係,但Justin希望這是一個開始,一個契機,播下相互理解的種子待發芽。

+1
最後我注重人格方面的培育,要愛別人,要孩子將心比己。
Maria

媽媽為幫孩子去幼稚園做義工?
大家最好奇的,莫過於她的教養方法,留意上一篇便可知她與大仔及二仔的相處之道,亦可知為何她放棄「教仔書」,倒不如注重孩子的品性。這次與Maria是第三次見面,笑容依舊予人溫暖的感覺,徐徐吐出肺腑之言,令在場的家長也耐心地傾聽她的經歷……

Justin自小有嚴重的語言障礙,直至六歲才懂得說話。她說:「你愛他,一定會找到與他溝通的方法。當時他喜歡畫畫,喜歡觀察別人,又喜歡畫別人的臉,於是我便用他想看的,想玩的來教他英文字母。」於是Maria令字母變得像圖畫一樣,又畫得像公仔的臉一樣教他,成效不錯,但怎樣學會說話及與別人相處,仍需要靠言語治療師協助。

不過最大的危機在幼稚園升上小學時,校方希望他留班,但Maria說不行,原來Justin自小已長得比同齡的孩子更高大,如果一個一年級生且又高大的孩子在幼稚園K3班,定會給同學取笑。她明白老師要應付一個特殊孩子定會吃力,於是她到學校做義工,不過不會幫兒子,而是幫手教其他學生,老師才可專心教導她的兒子。她解釋:「如果她到幼稚園教自己的兒子,不如在家教吧,他已經講不會說話,除家人外,已經與別人沒接觸,所以讀書讀『叻唔叻』已經是其次,最重要是懂得如何與其他小朋友玩、交流。」

去非洲教書?尊重孩子的選擇
Maria坦言,Justin由一個不懂說話,到唱歌,到大學讀音樂系和做義工,其間去了非洲好多次。他在非洲時發覺,他想對社會有貢獻,不只是音樂的。「其實去非洲那幾年,父母都辛苦,因為會擔心孩子,如水土不服,見他瘦了幾十磅時更驚。但孩子愈是自己想做的,愈會在那裏學得更多,我覺得他在那裏學會怎樣與別人相處,學會怎樣愛別人,確實是有很大的轉變。」

有家長表示,父母當然為子女安排最好,你怎知自己的方法才是恰當。Maria說:「我覺得這10、20年變得很快,面對3個兒子,我也不敢說我識得多於你。他們的性格不同,世界又在改變,又是否一定要根據我們自小學習的方法教育他們?現在的我,更加要開眼,開耳去學習,看看世界,再仔細了解自己的孩子。」
 

這次他們來港是為了一個讓自閉症小朋友有更多機會接觸音樂的籌募演出,香港青少年管弦樂團的「音樂天使計劃」,是希望成立首個本地自閉症及傷殘青少年專屬樂團。是日活動以Maria與家長的分享會作結束時已接近晚上8點多,大家也顯得有點疲憊。

他們一家好像為了幫助SEN朋友而時常舟車勞頓,我問她有時會懷疑自己所做的事可以影響幾多父母或小朋友嗎?Maria則笑說:「雖然今次隻腳不太舒服,行動不便,但有時不需計較成效多大,做到幾多就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