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調理|產後只可用生化湯嗎?七大用藥原則 讓你安心服藥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出生的首六個月內以全母乳餵養。隨著日益完善的配套設施,母乳餵哺更為普及,母嬰雙方都可從中得益,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提升嬰兒免疫力,母親亦可減低罹患乳癌、卵巢癌風險。而母乳媽媽在生病後亦不敢求醫,生怕因藥物影響母乳質量,做成餵養壓力。
本文作者:黃子欣中醫師
守住用藥原則 便可安心服藥
在哺乳期間,母親會因各種疾病,如急性乳腺炎、乳腺膿腫、產褥感染、產後出血等症而服扶正祛瘀、清熱止血的藥物,或促進乳汁分泌的藥物。正所謂「用藥如用兵」,如按照以下用藥原則,便可安心服藥。
哺乳期用藥原則:
1. 不要隨便找偏方,應到註冊中醫求醫,並表明在哺乳期,醫師可根據不同的體質處方用藥,避免用藥不當而影響乳汁分泌或質量。
2. 研究指藥物大多通過血液循環被動進入乳汁,若在產後首幾天服藥,則濃度最高,而乳汁中藥物的濃度取決母親的泌乳量。
3. 採用「先哺乳,後服藥」的原則,並可適當延遲下次哺乳時間,減少藥物對乳兒的影響。若中藥需要一天喝兩次,可在喝藥後3小時後再哺乳;又或先擠奶備用,再服用中藥。如藥後漲奶嚴重,可擠出乳汁棄用。
4. 使用療效好、半衰期短藥物,藥量應以最少有效劑量,不要隨便加大用量。
5. 避免選用禁用藥物,若必須使用時則應停止哺乳。
6. 縱使在註冊中醫師指導下使用慎用藥物,亦應密切觀察乳兒的情況。
7. 若哺乳期間,出現發熱的症狀,應暫停哺乳,待病愈後才重新哺乳。暫停期間亦應按平日哺乳時間定時擠奶,以確保乳腺通暢。
哺乳期間慎用中藥
部份含毒性藥物經炮制後毒性降低,如烏頭、天南星、制大黃、法半夏等,必要時可謹慎使用。
慎用回奶的中藥:芳香解表藥-薄荷、消食藥-生麥芽、炒麥芽、清熱解毒-蒲公英、止澀藥-石榴皮、複方-逍遙散等。
溫裏袪寒類中藥:肉桂、厚朴、乾薑等,又或母親身體並不虛寒,但家中長期燉滋補溫熱、補氣湯水,使乳兒體內有火,排便因而結塊變硬。
清熱瀉火類中藥:石膏、寒水石、大黃等,由於這些藥物過於寒涼,可引起嬰兒腹瀉。而大黃使盆腔充血、陰道出血,並進入乳汁,使乳汁變黃。
中醫師建議幾類藥材湯 可緩解產後陣痛
除了耳熟能詳的生化湯外,可用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四物湯等;產後陣痛可用當歸芍藥散、芍藥甘草湯;便秘時可用潤腸痛丸、麻子仁丸;乳汁不暢時可用八珍湯、葛根湯、桂枝茯苓丸等;故用藥時需辨證施治,並非盲目跟隨。
各位哺乳媽媽們不用過於擔心,保持適當睡眠、調整心情、定期運動、均衡飲食、少量多餐,多補充水份、優質蛋白質,以保持乳汁暢通,避免高脂肪食物,可多吃深綠色蔬菜、紅肉以補充鐵質。請記住先照顧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育兒路上就走得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