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國寶大師胡安米羅大型回顧展 日常物件轉化為詩意抽象藝術

撰文:梁嘉欣
出版:更新:

【展覽/米羅/Joan Miró/西班牙】胡安.米羅是二十世紀國寶級西班牙藝術家,與畢加索、達利並稱「西班牙現代主義藝術三傑」,對現代藝術影響深遠。這次「米羅的詩想日常」展帶來其超過九十件不同時期、不同媒介作品,是米羅近年在港難得一見大型回顧展覽。這位西班牙藝術家究竟是如何將日常物件轉化為抽象藝術?

《繪畫》,1933 (圖片來源:HKMOA)
胡安・米羅(Joan Miró)(Wikimedia Commons)

胡安.米羅為西班牙畫家、雕塑家和陶藝家,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藝術家之一。他1893年生於西班牙巴塞隆納,從小習藝,後來1920年移居巴黎後開始參與超現實主義運動。其藝術風格充滿了童趣,喜歡使用抽象形狀,融入星星、鳥類等自然元素,讓它們看似在運動或漂浮在空間中,作品常見夢幻意象和潛意識元素。米羅還以線條和色彩運用著稱,線條大膽、厚實充滿能量,同時色彩豐富大膽,常使用紅、黃和藍三原色。

+1

米羅在漫長創作生涯裏,一直熱衷於重新演繹日常物件,並發掘它們內在詩意,將藝術與生活連結。他青少年的鄉郊成長經歷以及在巴黎期間接觸超現實主義運動畫家圈子,都對其創作產生巨大影響。他早年常在農舍鄉村裡,在這個環境,那些最不起眼的卵石、植物、日常物件同樣具有獨特生命力,後來其創作便經常圍繞日常物件。

《人物(帶雨傘)》,約1931年(1973複製品) 胡安米羅 (圖片來源:HKMOA)

後來在1920年代在巴黎期間,他接觸到超現實主義運動畫家和詩人圈子,對藝術理解也發生重大改變。他開始質疑繪畫本身定義,擯棄模仿現實的表現手法,重心移向探索物件可能性。他多以拼貼作為自己表達現實新工具,利用材料不同質感來塑造作品形象,產生視覺衝擊。

是次展覽共展出九十四件米羅藝術作品,包括繪畫、雕塑、素描、紡織品、石版畫、海報和有關他的影像資料,從他早期至晚年作品均有所涵蓋。當中許多作品均來自米羅本人於一九七五年成立之胡安.米羅基金會,展覽全面展現出大師在不同媒介上突破及成就,讓觀眾回顧他創作生涯。

展覽亦特別邀請了本地藝術家進行創作,向米羅致敬並帶入香港視點。新媒體藝術家梁基爵從米羅使用符號中獲取靈感,創作一系列多媒體裝置藝術,探索圖像與聲音轉化成符號過程。藝術家陳麗同跟米羅一樣,在物料與表現形式上尋求突破,選取非傳統雕塑物料,創作個人抽象作品。插畫家林雅儀則聯同藝術館策展團隊透過繪本介紹米羅創作特色及手法,並以米羅風格為基礎,在館內設置擴增實境的場景。

【展覽地圖】

【展覽詳情】
名稱: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米羅的詩想日常
地點:香港美術館2樓專題廳
日期:即日至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