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藝術創作媒介自身的探討 未有屏幕之前如何製造影像?
這些年,NFT和元宇宙等的虛擬或數碼藝術媒介逐步成為主流藝術媒介。除了網絡之外,屏幕作為影像與藝術的載體也變得愈來愈重要,它成為我們接觸虛擬世界的窗口,甚至成了當下展現身份認同與建構自我的必要媒介。
處身於智能屏幕無所不在的時代,展覽「CINEMA 2.0:光域」媒體藝術展邀請藝術家以各自的作品回應、反思屏幕這種媒介,引領觀眾重新思考屏幕作為媒介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微妙關係。
藝術領域上,屏幕作為觀眾眼睛與作品的中介,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戲院裡,銀幕負責阻擋並反射投映機的光線,使觀眾能夠看見流動的影像。此外,銀幕又是分隔現實與電影世界的分割者,它充當物理和虛擬這兩個世界的邊界,透過阻隔與連繫讓我們從兩個世界中區分開來。然而,在我們欣賞不同藝術作品的經驗中,卻又從不關注作為媒介的屏幕自身。屏幕本質上被視為「隱形」,它在藝術作品裡完全被忽略,我們既看得見但又看不見它的存在。
今天,我們活在一個屏幕功用大大被擴展的年代。社交媒體以圖像及影片為骨幹的模式運作,手機和電腦屏幕、虛擬實境(VR)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每一環,左右著我們處事,甚至自身存在的框架。因此,「CINEMA 2.0:光域」媒體藝術展以此為起點,找來藝術家在各自的作品中以創造性與批判性回應屏幕這種媒介,重新審視屏幕作為媒介與我們現實生活之間的微妙關係。
你知不知道古代人類如何製作流動影像?日本藝術家Akinori Goto以木和石頭創造3D 結構藝術作品《Rediscovery of Anima》,回溯人類從前利用陽光照射製作移動影像,探索人類自古以來對影像的渴望與興趣;Akinori Goto另一份《Progress》亦以不同的實體物料作為媒介,展現人行走中的影像,在數碼空間以外製作不需要屏幕的流動影像作品。日本雙人藝術組合Exonemo 的《Kiss, or Dual Monitors》由兩台顯示屏組成,同時顯示着兩張閉眼的臉彼此緊貼,如同兩人在親吻一樣。作品反思後疫情時代和通訊設備都一致趨向虛擬的當下,實體接觸是否仍然重要?我們對於觸感與螢幕的關係又有什麼聯想?
展覽同時展出第二十八屆ifva比賽媒體藝術組的入圍及得獎作品。除了電子屏幕,曾經常用的FM頻道、大氣電波,以及記憶卡也是藝術創作的可能媒介。十份來自亞洲地區及香港的媒體藝術作品,各自以不同媒介回應對自身及世界的觀察。今年,媒體藝術組金獎作品由是南韓藝術家Beak Jung-ki的《Active Statue》奪得。藝術家以金屬製成一件大型雕塑,利用金屬的傳導特性使它變成傳送無線電波的天線,在大氣電波中播放著短篇故事。作品顛覆了我們日常對媒介和信息的既定想像,雕塑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還是只屬短篇故事的載體而已?
至於銀獎就由日本藝術家Goki Muramoto的《Imagraph》奪得,參與者躺在床上被兩個懸掛在天花上的顯示器,以光纖延伸將屏幕像素不斷投射到參與者的眼瞼上。參與者透過眼瞼感受到有若鬼魅的血紅光影不斷變化,恍似我們每天被動地從數碼虛擬世界中接收無窮無盡的資訊,並淹沒在汪洋之中。
展覽地圖
展覽詳情
名稱:「CINEMA 2.0:光域」媒體藝術展 暨 第二十八屆ifva比賽媒體藝術組入圍作品展
日期:即日至3月19日
時間:12:00nn - 8:00pm
地址:灣仔港灣道2號,香港藝術中心5樓,包氏畫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