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法包正式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民級普及食材是平等象徵
世上美食林林總總,有些是簡單且深具歷史精粹的,民以食為天,這些食物甚至足以代表到整個國家,來自法國的長法包就是一個好例子。長法包/法式長棍包(Baguette)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法國大革命,多年來曾多次立法保護及規範製作方法,免得最傳統的製法流失,足以傳承至今,成為每一位法國人餐桌上必備的元素。
其實長法包時不時會被提議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直到去年再次從候選名單當中脫穎而出被選中申請加入,終於在近日正式被列入最新的名單之上。
長法包的普及程度非常廣泛,不單只在法國,即使是全球各地都能夠見到它的蹤影,特點是價錢相宜又飽肚,總是常聽到以前海外留學的苦學生以一條長法包充肌可以頂上幾天,外觀又長又硬原來背後有故事,其起源大致有四個:
平等面包
最源遠流長的可以追溯到法國大革命,當時法國社會上對於階級制度大有不滿,其中一個差異可以體現在面包之上,貴族可以享用精製的白面包,可是平民只能吃黑麵包/麩皮麵包,雖然在今天反而後者更受追捧,因為更具營養價值,但當時卻是階級不同的象徵。於是在1793年開始,法國立法所以只能製作一款面包——Pain d'égalité/平等面包,規定成份上需要以四分三小麥與四分一黑麥來製作,後來拿破崙即位之後,更將製作的工序進一步規限化。
長條形設計
長法包的法文為Baguette,由拉丁文變化出來與筷子是同一個字,意指長棍,關於它為何設計成長條形,又有三個故事:首先是拿破崙時代經常打仗,士兵需要一種方便攜帶的乾糧長備在身邊,所以將面包設計成長形,可以方便插入背包甚至褲子;另一個說法則來到1920年代,當時有相關的勞工法例規定了工人在早上四時之前不可以上班,變相少了時間去製作面包,於是面包師傅就發明了一種長形的面包,比起一般圓形的可以更快烘焙出來。
刀切還是手撕
現時我們吃長法包,大多會切成一片片,可以再次烘烤加熱,或者在上面加牛油、蒜或香草等等去調味,但假若與老一輩的法國人同桌進餐的話,會發現他們大多喜歡用手撕開來吃,這個習慣又要追溯到上世紀,當時的巴黎地鐵工人會帶備偌大個面包來充肌,也會習慣隨身帶備刀子來切面包,但工人之間時有糾紛出現,帶上刀子打起來便有危險,有見及此就將面包改為長形,方便用手吃不需要刀子。
容易硬起來的原因
由於長法包與法國的歷史息息相關,所以多次立法規限製作方式,於20年代規定重量最少為80 g、長最少40 cm;現時則有分一般長法包與傳統長法包,後者必須大約長65 cm、重250 g。在1993年法國定下著名的《面包法》,明文規定要達到哪些條件才可以稱之為「法式傳統」面包,當中包括製作過程中不得有任何冷凍過程,成份只能有四種:面粉、水、酵母和鹽,換言之是不能加入添加劑的,亦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長法包只要放上半天便會開始變硬。雖然長法包長駐法國家庭之中,但隨著時代變遷,即使是法國人本身對於長法包的消耗量也逐漸減少,與上世紀相比大概只剩下三分一左右,但相信在法國人的心目中,長法包的地位依然重要,並且值得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