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對白崇禧又愛又恨 二人因何反目釀「中原大戰」?︱開卷樂

撰文:開卷樂
出版:更新:

國共內戰,國民黨戰事失利,未能擊敗共產黨,最終退守台灣,導致這個局面,某程度是一山不能藏二虎的故事,也就是蔣介石與白崇禧二人關係的命運所牽動著。

文:筆從心︱原題:《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北伐.抗戰》——一山不能藏二虎

台灣作家白先勇在文壇享負盛名,他的父親白崇禧將軍在民國歷史上亦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與蔣介石關係密切。白先勇於2012、2014先後寫了兩本書講述父親的生平事迹,2020年再與歷史學家廖彥博合著《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北伐.抗戰》,作為白崇禧傳記三部曲的最後一本。廖彥博用了四年時間蒐集史料,負責撰寫第一、二部曲〈北伐.抗戰〉、〈國共內戰〉,白先勇則負責第三部〈台灣歲月〉,親身見證父親晚年在台灣的歲月。

年青時的白先勇(右)與父親白崇禧。(網上圖片)

功高不能蓋主

白崇禧一生與國民黨密不可分,1911年,他18歲便參加辛亥革命武昌起義。他與蔣介石相交始於1926年國民黨北伐,當時蔣介石力排眾議起用33歲的白崇禧出任國民革命軍參謀長。北伐初期兩人相處融洽,白崇禧亦不負所望,以少敵眾,大敗孫傳芳軍隊,收復浙江等地。白先勇形容蔣介石惜才,重視白崇禧的軍事才能,廖彥博亦言見微知著,足以見蔣介石對於白崇禧的重視及顧忌。1927年1月北伐時期,白崇禧率隊出發後第二日,妻子馬佩璋由武漢前來南昌軍營,夫妻二人時間錯開來不及相見,蔣介石為此打了一通電報:「嫂夫人今到省,已令賤內招待,請勿念。遠道來訪,相差一日,不能會見,中正罪也,但兄未明告耳。」蔣介石叫蔣夫人陳潔如去招待馬氏,又親自認錯,最後卻補了一句表達心有不甘之感。

白崇禧與夫人馬佩璋。(資料圖片)

白先勇形容:「父親白崇禧個性剛直,不喜奉承,做事明快,劍及履及,有時不免恃才傲物,獨斷獨行。這就犯了蔣介石的大忌,批評他不守範圍……」白崇禧功高蓋主,兩人日漸不和,埋下了「湘變」的開端。蔣介石打擊桂系,白崇禧倉皇逃走至香港,中央派兵南下形成「中原大戰」,廣西與中央對峙六年。蔣桂戰爭是國民黨中央與桂系第一次分裂,錯失了統一中國的黃金機會。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鄭政恆、黃怡、馮傑主持,逢週六晚上9時30分至10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國軍戰略失當

及後抗日戰爭爆發,白崇禧與蔣介石在這八年來同仇敵愾,為了對抗日軍再次合作。抗戰勝利後白崇禧出任國民黨國防部長,軍政實權卻在參謀總長陳誠之手。陳誠裁軍,白崇禧反對,並提出全力剿共,卻不受重視。國共內戰時期,在針對東北策略上,白崇禧主張「徹底肅清」,與蔣介石「以戰逼和」的意見不合,以至國軍錯失良機,甚至在哈爾濱戰事失利,國軍未能清除林彪部隊而影響內戰日後發展,也成為白崇禧戰事生涯中最大遺憾。接二連三的戰略失誤以至國軍被迫退守台灣,蔣介石甚至將失敗之過矛頭指向白崇禧,甚至派特務監視其一舉一動。白崇禧上書力證清白,反問蔣介紹派員監控用意何在,一代大將最終在所謂「平靜」的生活下終其一生。

蔣介石與白崇禧兩人離離合合,牽動整個中國近代史的發展,對白先勇、廖彥博來說,有不少中港台的著作或學者對白崇禧的描述有特定的立場,如桂系要員程思遠寫的《白崇禧》因在中國出版,部份觀點需跟從中共官方說法,另一方面台灣亦因白崇禧與蔣介石的嫌隙而時有流言:「徐蚌會戰,白崇禧按兵不動,國軍因而大敗。」,以至二二八事件這台灣歷史創傷上有不少政治操作的偏頗描述。

白崇禧與蔣介石(資料圖片)。

因此,白先勇和廖彥博以追求「信史」為最高原則,「下筆必須徵信有據,不容任意添減。」廖彥博回憶撰書的過程時坦言白先勇是他的第一個讀者,而且從來不會干預內容:「如果父親有不對的地方,你也可照寫不誤,唯獨文筆不能夠過於沈悶。」本書同時結合了歷史、家族傳記、文學,令可讀性提高,也為讀者們揭示了蔣白二人這四十年來的恩怨情仇。如果蔣介石與白崇禧二人合作無間,國民軍部署沒有連番失誤,整個中國歷史或許會有另一番的光景。

【延伸閱讀:追求城鄉共融 如何燃起中國知識分子家國情懷?︱開卷樂

(本文原刊於報章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