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種「聲道」聽聽不同年代女性故事|開卷樂
比作家還要講究文字的人,大概就是翻譯家,而孔慧怡兩者皆是。孔慧怡是倫敦大學哲學博士,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研究中心主任。孔慧怡既是翻譯專家,也著有個人創作,2017年的作品《不帶感傷的回憶》榮獲香港中文文學雙年奬,最新出版的《尋找聲音》也榮獲第十四屆香港書獎。
文︰朱鳳翎 | 原題:恰如其份的文學語言——《尋找聲音》孔慧怡
翻譯與寫作之間
翻譯與寫作也是以文字為伴,性質卻截然不同。孔慧怡看待文字有兩套感受,首先作為翻譯者,基本需要有兩種語言和雙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有分析力,了解作者為什麼作種種部署。孔慧怡說︰「翻譯是知性的挑戰和樂趣。」原作已經決定了作品的形式和語言風格、情節和人物個性,一個成功的譯者,要通過文字逐步去理解作者層層疊疊的部署,好像剝洋蔥一樣,理解到作者的核心關懷,這是譯者必須要傳遞的信息。
而寫作則是相反,一本作品本來是不存在的,只是基於作者的一點點感受而發生,可以很實在又可以很飄忽。孔慧怡說︰「寫作既不是樂趣又不是挑戰。」寫作只是作者無法擺脫心入面一些感受,掙扎很久而訴諸創作。至於如何將感受與讀者交流的作品,是感性的探索過程,作者要挖掘特定的文化、人物、處境,通過語言邀請讀者成為探索的伙伴。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鄭政恆、黃怡、馮傑主持,逢週六晚上9時30分至10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由古代佳人到現代女性
《尋找聲音》這書名,也許會讓人聯想,這是一本有聲書嗎?其實這是一本小說集,書中的「聲音」全部以文字呈現,卻以非常靈活的質感,讓讀者能「聽見」。書中用上三種「聲道」,以白話文、廣東話與舊白話三種不同的中文寫作,以不同的語境,講不同時代的故事。至於為何有這種創作念頭,孔慧怡談起,她曾經看過一些莎士比亞劇本搬上現代舞台,演員穿着現代的T恤牛仔褲,卻在講16世紀伊莉莎白年代的英文,感覺像是眼睛在21世紀,而耳朵卻在16世紀。孔慧怡直呼受不了,甚至在表演中途逃離了現場。《尋找聲音》的目的是讓敍事語言、故事內容,兩者完全配合,讓文學語言恰如其份地道來,希望讀者能代入不同年代的故事和人物。
書中用三種中文寫故事,內容都是圍繞不同時代的女性。第一聲道「我們家的女巫」,是以白話文寫作,也即是以現代漢語,寫現代女性的故事;第二聲道「閒話家常香港人」,寫1960年代至今的地道香港故事,以廣東話寫作;第三聲道「佳人.傾國.新編」則以古典白話為敘事語言,以今天女性主義的思維,重寫古代經典故事。被問及為什麼以女性作為主題,孔慧怡雖然自認是女性女義作家,但卻反問「為什麼沒有人問一個男性作家為何筆下主角都是男人呢?」孔慧怡言,只不過自己是女性,所以觀感和經歷都由女性出發而已。正如這條「平常問題」中的不平常,孔慧怡坦言,今天女性在社會上仍然存在很多隱形歧視,當中包括女性如何對待和評價其他女性。她自己也是受害者,比如在90年代,一個已取得博士學位的女性去工作,仍然會被人說是「賺錢買花戴」,怎教人不氣憤地將所感所受化成文字作品呢?
孔慧怡對香港未來的語言學習環境亦感到擔憂,她認為現在的小孩對文字興趣很低,都只喜歡影視作品。小孩學習中文,其實和學英文一樣,都需要良好的學習過程,如果想擁有優秀的語言能力,到頭來仍然是要多看書吧!
【延伸閱讀:俄羅斯電視台主持人問了什麼|開卷樂】
(本文原刊於報章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