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藝術家盂蘭節「燒數簿」 上面和下面的人有無接收到?
隨着時代的變化,祭祀文化也出現不同的改變。形式上,以前每逢清明、重陽,攀山涉水到山頭祭祖慎終追遠,近代卻興起網絡祭祀,安坐家中按鍵點香燒金元寶,都一樣可以聊表心意。紙祭祀品方面,愈來愈多樣化,聽說紙紮版雲吞麵賣得比茶餐廳貴,而睇怕仙人也要跟上人間潮流用iPhone 8或iPhone X。
剛過去的中國盂蘭節前夕,本地藝術單位C&G藝術單位繼上年後,再在太子道/水渠道花園舉行「燒數簿」,邀請藝術家製作藝術紮作,並參與焚燒儀式。當時「01文化」對「燒數簿」亦作了現場直播,而那些藝術紮作最後燒成如何,你可以看看「燒數簿」文獻展。
燒數簿之所以出現,與西九文化區有直接的關係。C&G曾策劃與西九文化區有關的活動,也參與不少其他單位在西九文化區舉辦的藝術活動。十多年來,他們發現西九文化區有不少問題,例如營造的由上而下的「高格調」藝術、硬件建設的重要性凌駕軟件政策策略、不能領頭發展香港的藝術文化。從政府實施西九文化區的方案,他們有感政府倒模了一個又一個的大白象,於是策劃了一個以藝術家主導的藝術計劃《西九化談實錄》,從「西九化」的香港「談起」。
《西九化談實錄》定期在隔月的第二個星期五,在九龍西區的不同公共空間或公私難辨的地點,進行不同主題的微型游擊式藝術活動。上年,《西九化談實錄》第二個活動便是孟蘭節當日的《燒數簿》,今年再度舉行,讓藝術家在公眾場合與民眾作有機的參與、合作、談論。
今年「燒數簿」的參與藝術家包括嚴瑞芳、梁衘東、葉啟俊、朱耀煒、劉南茜、余榮基、馮捲雪、梁展峰、李碧琪 、鄧廣燊、周姍祐和C&G,他們製作的藝術紮作形形色色,數簿、十個救火的少年、虎頭鍘、粉紅泡沫金魚、自由字體、泥、父親書櫃裏他從未讀過的書……現場有不同的人士圍觀,藝術家會先解釋創作的意念,再把作品放在一個由鐵皮搭成的「化寶盤」焚燒。
同時,也有網上「點燒環節」,藝術家李碧琪《一人一信致閻羅王》邀請現場和網上觀看直播的觀眾,寫下自己的想法,燒給閻羅王。DSE課程、TSA評估、袁國強都是網民的熱門「點燒」項目。
上述所提到的應節、盡孝、奉獻、求神拜佛的寄意外,藝術家與香港現今頹壞的社會對話,賦予祭祀儀式額外的意義,如「發洩,對不滿作出靈異的控訴」,「控訴、詛咒、表演、訴求」。那一晚,一時時的微微雨下,雄雄烈火燃起香港地各式各樣無信用及荒謬事件,照見了無盡的謊言和不安。
雖然,一切燒盡了,煙銷雲散,不過,活動進行期間,廖韜拍攝錄像記錄。因此,未能現場出席參與的民眾可到C&G Artpartment的文獻資料展覽,觀看拍攝的片段。除此之外,有些燒不掉的東西也會陳列在展覽中,讓參觀者以另一個角度,更深入了解藝術家的創作。
葉啟俊《整咁多,都係想一齊聽首歌》
葉啟俊因聽懂達明一派1990年創作的歌曲<十個救火的少年>,有感這首27年前的歌曲仍切合香港的現況,因此製作了十隻色彩繽紛的救火少年的紙紮公仔。他改變紙紮公仔慣常疊起雙手的侍侯姿勢,改為舉起雙手,奮起頑抗。面對香港愈來愈多荒唐事,葉啟俊出力抵抗麻木,找回「火」。
朱耀煒《時間都是這樣過,慢慢便會忘記。》
朱耀煒如變魔術般,手中的氣油彈一時瞬間消失,一時在手中燒着。他表示,「每個人心中都有個汽油彈,但到最後就算連自己都燒掉,也只能把它待在手中化成灰燼!」
劉南茜《燒了一本父親書櫃裏他從未讀過的書》
因為政治取態不同,家長和兒女間失語的情況,不但常見於雨傘運動期間,更發生在劉南茜與其父親之間。她以行為藝術表達父女之間的不解。她父親相信「中國是全世界最民主的國家,西方都在向我們學習」,但書櫃中卻藏着托克維爾寫的《舊制度與大革命》,她知道父親沒有讀過。她把書和父親喝剩的二鍋頭,從北京的家中帶到香港,她把二鍋頭澆到自己身上和書上,就像拜神時先奠酒一樣,再把書燒掉。
余榮基《嘩!粉紅泡沫金魚人!我 ❤ 魚。魚 ❤ 我》
余榮基穿上自己創作的粉紅金魚,不停叫人摘下鱗片,許願,拋入火焰中。他指,一切只從人願,若要願望成真就要付出代價。
馮捲雪《魚之葬禮》
馮捲雪揭開並展示一張張的紙牌,以今年八月的棕櫚油污染事件為切入點,以不會發聲的魚兒為主角,交代他們怎樣吃垃圾和被殺死,諷刺人類的行為。
C&G 《虎頭鍘》
C&G製作了大型的虎頭鍘,或許能在陰間,將破壞公義、滿手罪惡的人砍下頭腦。另外,還製作和燒掉了一本印有由00000至00777數字的數簿。「777」所指何物,你懂的!
周姍祐《自由》
很多人都在追求及爭取自由,但周姍祐有感很多人被剝奪擁有自由和追求自由的能力。因此,她製作了「自由」的字體模型,將自由燒給天上和地上的人,象徵期望他們有權力重獲自由。
「燒數簿」文獻展
日期:9月15日至10月22日2pm-7pm(星期二、三及公眾假期休息)
地點:C&G 藝術單位(太子西洋菜南街222號 三字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