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大劍的興衰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撰文:陳彥諭
在各款以歐洲中世紀為背景的動作和角色扮演遊戲中,經常會出現「大劍」此類裝備。原來在中世紀,騎士們真的會揮舞著和人差不多高的劍打鬥。

鎧甲技術的進步

大劍一類重型劍類在中世紀之所以流行,這與當時鎧甲款式有密切關係。歐洲的鎧甲技術在羅馬帝國後期已得到很大的進步,到了中世紀初期,大部分高級士兵都會以鏈甲(chainmail,又常稱「鎖子甲」)裝備自己。鏈甲是將大量小鐵環串連在一起,做成一件鐵鏈衣,這類鎧甲在公元前6世紀時可能已面世,到了羅馬帝國後期更甚為普為。其好處在於靈活度高、貼身,而且可以防禦一般斬劈攻擊。起初鏈甲被做成短衣的形狀,保護範圍不大,但到了11世紀,鏈甲覆蓋範圍延伸至頸部、頭部及手臂,也出現了一些保護腿部的鏈甲。

但鏈甲的防衛能力是有限的,它不能應付重型武器的衝擊,也能輕易被箭頭和利器刺穿,於是騎士又在胸口和關節位置加上金屬板,這就是後來板甲(plate armor)的雛形。這種鏈甲和板甲的混合流行於14世紀。15世紀,板甲漸漸取代了鏈甲的地位,逐漸演變成全身板甲。大家常在博物館和電影看到華麗的中世紀鎧甲,就是板甲。

以重制重

經典遊戲《世紀帝國II》中的雙手劍兵和劍兵勇士就是裝備了大劍的重裝步兵。(遊戲圖片)

為了應付這些防禦力一流的鎧甲,中世紀後期開始出現一些以打擊做主的武器如連枷(flail)或是戰錘(mace)。而為了增加劍類的打擊力,中世紀就開始流行使用大型劍為武器。當中的代表之一,就是蘇格蘭人使用的「大劍」(claymore)。這種劍重量約為2.5公斤,長度達1.5米,劍柄頂部鈍圓,刃身寬闊但不厚,用以斬劈。但當全身板甲出現,大開大合的斬劈已經沒有太大殺傷力,所以使用斬劍的騎士又發明了新的戰鬥技巧。和穿著全身板甲的敵人對戰時,斬劍使用者會一手持劍,另一手握著劍身進行刺擊,攻擊的地方主要是板甲關節處的狹縫、胸口、和頭部等。雖然板甲基本上能保護全身,但關節處還是留有縫隙,方便活動。這種技巧被稱爲半劍(Half-swording)。

蘇格蘭大劍的仿製品。(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除了能針對重裝甲士兵之外,大劍的另外一個作用是對抗15世紀開始流行的長槍陣型。15世紀的瑞士傭兵流行以長槍部隊排列成密集方陣。面對一排排的長槍,一般部隊難以反擊。而此時德國傭兵就開始以手持雙手劍(Zweihänder)的勇士斬開長槍陣,為同伴打開一個缺口。

裝備有雙手大劍的德國傭兵。(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大劍的沒落

要對付穿著全身板甲的騎士,只能攻擊板甲覆蓋不到的位置,或者強行刺穿厚厚的金屬板。大劍本身的設計是利於斬劈,某程度上,半劍的技術在戰場上算是一種湊合。故此,專門針對全身板甲的「穿甲劍」(Estoc)和「刺劍」(Rapier)也同時出現。這類劍非常尖銳,能針對全副裝甲士兵裝甲關節等弱點。今日歐洲劍擊所用的劍,正是從這種刺劍演變而來。

但無論是以體型龐大見稱的大劍或是以尖銳見稱的細劍,其興起與鎧甲和長槍陣等有密切的連帶關係。16世紀以後,火槍等熱兵器的運用愈發成熟,使全身板甲和長槍陣漸漸變得無用武之地。隨着重鎧與長槍陣淡出舞台,大劍也因而「狡兔死,走狗烹」。

像「西班牙大方陣」(Tercio)等火器混編部隊的流行使大劍漸漸失去作用。(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