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尋味記》感受四季流轉變化的食材 尋找人情與文化|開卷樂
日本料理為不少人所鍾情,不僅是因味道,還有料理背後的文化底蘊和傳承。飲食作家徐成記下日本尋味的所見所聞,輯錄在《日本尋味記 (一)》之中。這本書不是飲食指南,而是發掘日本料理特別的一面。
文:香港電台開卷樂|原題:《日本尋味記》 -感受四季流轉變化的食材
徐成指日本四季分明,日本料理講究物產時令,一如中國傳統也講究「不時不食」。然而近代隨著養殖及種植技術發展,坊間興起反季節食材。徐成認為倘若食材手到拿來,往往減少了對食物的期待,少了滿足感。忽視時令會令人對四季變化變得遲緩,人與自然的連繫變差。時令之外,「在地性」是另一重點。他指日本物產定價高,一方面是本地優質食材有限,另一方面是日本人極度重視在地性,與現今流行的「農場到餐桌」(Farm-to-table)概念不謀而合。
在〈不辭山行三百里,只為魚肥松茸香〉中,徐成為了尋味,不惜舟車勞頓前往滋賀縣大津市的比良山莊。比良山莊於1959年開業,卻不以老牌餐廳自居,由最初為登山客提供住宿和簡單料理,到後來因位處比良山系登山口旁,生意漸好。料理學校出身的主廚伊藤剛治子承父業,將當地四季物產的變化,透過料理呈現在餐桌前,如春季有花山椒、竹筍、獨活、蕨菜各式山野菜,夏季有安曇川的香魚,秋季有京都洛北松茸和抱籽香魚,冬季有野生熊肉和野豬肉。菜式多是就地取材,皆因廚師具備動植物學知識,保證野菜野菇能夠安全食用。
孟子言「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伊藤剛治亦講究取之自然,但絕不苛求。「青山綠水的自然生態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去維護,為了實現經營的可持續性,伊藤剛治為比良山莊建立了良好的貨源網絡,與獵戶、漁夫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合作關係,從最優秀的食材到最適當的料理方式,讓食材的生命得到完整的延續和最大限度的擴展。」徐成在篇中如是道。
徐成在日本尋味的過程中,不但尋得珍饈百味,更體會了一份份人情味。〈鄰舍舊京味〉中記述,徐成曾經到訪東京新橋三丁目小巷的割烹店 —— 京味。「京味的蓼醋不玩花樣,味道卻是我吃過最好的之一,蓼淡淡的辛辣味融於米醋中,渾然天成」,徐成又品嚐了用高湯煮成的焚合,焚合置於鯛魚粽與鯛魚白子兩道菜之間,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徐成由當初戰戰競競的步入餐廳,到後來與主廚西健一郎和他的家人變得稔熟。雖然今天西健一郎已仙逝,京味亦已成歷史,但徐成與西家的感情還好好保存下來。西健一郎的女兒也為本書寫序,彼此深厚之情躍然紙上。
日本料理在港發展多年,深受本地人歡迎。書中結尾附有香港日本料理簡史,提到香港開埠初期,日本解除海禁,日本僑民來港居留,開設日式餐廳。雖然二戰期間反日情緒高漲,但戰爭結束後日本漸成為當時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加上香港經濟發展生活顯著改善,日式料理一度風靡香港。進入年禧年代,日本料理款式更為多元化,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作為參考。
(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