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新生代設計師:本地設計如何保留香港特色之美?|開卷樂
平面設計師杜翰煬訪問了12位70至90後的香港平面設計師,撰寫《The Next Stage 2-香港新生代平面設計師訪談》一書。這班設計師的作品,保留了不少香港特色之美。
文:香港電台開卷樂|原題:《The Next Stage 2-香港新生代平面設計師訪談》(下)-本地文化的保存延續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馮傑、鄭政恆、黃怡、鄒芷茵、唐睿主持,逢週六晚上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孔曉晴在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系畢業後長期旅居歐亞城市。回港後她反思香港的視覺語言,重新觀察香港的街道文化。「有一次,她經過大館門外,看到『荷李活道』的T形路牌,覺得極具港英時期特色,因此拍照記錄並作資料搜集。」T形路牌最早見於1910年,大多數以人手繪製上色,直至1950年代改為機器刻製。路牌上半部分是從左至右閱讀的大階英文街名,下半部分則是由右至左閱讀的中文街名。舊式路牌全港僅存約80個,集中在中西區、灣仔和深水埗區。但由於舊樓重建及長年缺乏保養,不少T字路牌已經損毀。孔曉晴嘗試重新描繪和調整這些香港舊式字體,甚至請教美國紐約字體工作室的意見,並將這種香港文化注入她的平面設計作品之中。除了字體外,孔曉晴於2021年將舊式茶餐廳的感受轉化為充滿設計感的海報。`她又跟英國獨立出版社合作,以小誌的形式記錄茶餐廳卡位典故、職員落單速寫、水磨石地板紋理的元素,將香港獨有的本地視覺語言與世界分享。
杜翰煬言,設計行業最初的排版、海報、出書均避免使用中文,皆因可選擇的中文字體較英文少,設計師甚或使用日文漢字作設計,然而如果篇幅太長便很可能出現缺字。杜翰煬稱,近年有不少香港年輕設計師著手設計各式的正體中文字體,因為正體字比簡體字的黑白空間感更好,且為香港人所習慣使用。在新生代的平面設計師之中,威洪的字體設計便甚具個人特色。他早年在電台工作時學會了「間字」,也就是特製的電腦字體,多用於節目、音樂會等宣傳品的標題字,每個字體都是獨一無二。威洪指,「間字」成功與否在於視覺平衡、空間感和速度,沒有固定風格,因而千變萬化。他留意到2000年代的廣東歌MV比較少用「間字」呈現歌名,後來他亦為歌手專輯設計標題字,多年來作品近百件,包括陳奕迅的《苦瓜》、王菀之的《末日》、JW的《矛盾一生》等,而近年配合MV使用特製字的情況更為普遍。
書中亦訪問了香港知名平面設計師黃新滿。黃新滿曾經為電影《春光乍洩》設計宣傳主視覺,以參加第五十屆康城影展。當時他設計了過百款作品,讓導演王家衛和美術指導張叔平選擇。電影上映前,黃新滿又設計出另一款宣傳海報,用了夏永康在拍攝現場對面大廈捕捉梁朝偉和張國榮在天台纏綿的經典劇照,再用「雙重印刷」方式讓海報色調帶點綠、黃和淡淡湖藍色,成為電影海報的經典之作。
(本文原刊於報章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