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西漢墓葬出土兩千餘枚玉衣片 古人如何愛玉成痴?
日前,陝西省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灞橋區狄寨街道栗家村西,共發掘出27座西漢早期墓葬,其中一座規模宏大並出土2,200餘枚玉衣片。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專家表示,這座墓室帶有「家丞」字樣的封泥、完整的伎樂陶俑、編鐘與編磬組合,顯示墓主身份應不低於侯級。西漢時期,列侯為王以下的最高爵位。而該墓出土的玉衣片數量,為目前已知漢代長安城周邊玉衣片最多的一座西漢墓,考古人員期待玉衣復原後可為漢代玉衣制度研究提供重要的資料。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喜愛佩玉,不僅生前佩戴,死後也要跟着入葬,那玉衣又是如何在西漢形成、流行的呢?
並非凡品的玉
由於玉的色彩與光澤,被古人認為是山川大地精氣的結晶,更成為人神溝通的重要媒介,《說文解字》載:「靈,靈巫也。以玉事神」,代表巫可以用玉和神靈溝通。從此玉有了非凡的宗教象徵意義,讓生者通過玉器,在神靈的保佑下讓死者的靈魂能夠得到安息,因此才選玉作為殮葬器物。
中國人用玉殮葬的歷史非常久遠。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出土不少玉製文物,如浙江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000年)出土大量各式的玉璧、玉琮、玉片與玉珠;山東龍山文化(公元前2500-前2000年)203號墓還發現墓主口藏玉琀、手腕上還佩戴鳥型玉飾及若干玉珠;更不用說殷商時期出土的墓葬,除了玉珠外,還有玉蟬、玉魚、玉管、玉貝,造型豐富。
《禮記.玉藻》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這句話說明如沒有特殊原因,君子不可讓佩玉離開身邊,而佩玉也能檢視自己的行止是否合禮,同時也被視作有德的象徵。可見隨身佩玉已為貴族習尚,故隨葬玉器不僅數量眾多,且形制也越來越繁複,如知名的曾侯乙墓(戰國時期)、洛陽中州路東周墓群等,除了包羅萬象的玉琀外,還有玉覆面、玉握等,先秦時期用玉殮葬的貴族可說不勝枚舉。
包身玉衣的出現
但為何到西漢時期,出現包覆全身的「金縷玉衣」呢?這要說到從春秋戰國以來,眾多貴族沉迷成仙、找尋長生不老藥的熱潮說起。《史記.封禪書》載齊威王(公元前378-前320年)、齊宣王(公元前350-前301年)、燕昭王(公元前313—前279年在位)都想找到傳說中的神山,以求長生不老。且後來統一天下的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還花費大量財力與人力入海求仙丹,雖然一無所獲,但也使這類傳說流傳得更廣。從戰國至漢初,兵荒馬亂、戰爭頻繁,人們自然會想找個精神寄託。為了成仙,漢代皇室便將死者全身用玉片製成類似甲胄的衣服來包裹死者,認為此種方式不僅能讓死者順利與神靈溝通,還能因屍身的保存、防腐而成為神仙。
以玉衣為葬,最早的紀錄可見《史記.殷本紀》:「甲子日,紂兵敗,走登鹿台,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漢代的玉衣,多半稱為「玉匣」或「玉柙」,取其匣藏物之意。學者認為西漢初因經歷戰亂,社會經濟仍處於貧困階段,甚至到漢文帝(公元前180-前157年在位)時,朝廷財政仍不寬裕,且文帝曾表示其陵寢無須太過奢侈「治灞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推測漢武帝之前,皇室貴族以玉衣方式下葬並不普及。
由於文景時代休養、儉約,到了漢武帝(公元前156-前87年)時,民間累積不少財富,而漢武帝好大喜功、鋪張浪費的性格,起了帶頭效果讓皇室貴族紛紛效仿。自「張騫通西域」後,玉料來源不虞,有學者認為玉衣便在此時趨於制度化,但真正分級,則見於《後漢書.禮儀志》:「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皆令贈印璽、玉柙銀縷;大貴人、長公主銅縷」。除了皇室貴族之外,若得到皇帝賞賜,朝廷功臣也能着玉衣下葬,如臨終被武帝託孤的霍光,除了以皇帝規格下葬外,還「賜金錢、繒絮繡披百,領衣五十筐,璧珠璣玉衣」。
皇室帶頭厚葬飽受批評
玉衣雖是漢代王公貴族特有的喪服制度,但也不斷受到士人的批評,如漢武帝時,一位學習黃老之術的學者楊王孫,向孩子交代身後事時,堅持裸葬:「吾欲贏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則為布囊,盛屍入地,七尺既下,從足引脱其囊,以身親土」。但其子不忍父親如此隨便下葬,便詢問父親的友人祁侯請他幫忙說服。但楊王孫依然堅持,表示時下由皇室帶頭流行的厚葬太過,使用裸葬就是想矯正世風,認為厚葬有許多缺點,如埋在地下的財物,不僅會召來盜墓賊,還會讓屍體在盜墓後有暴屍荒野的風險。
後來由於王莽篡漢,其新法繁瑣且朝令夕改,多種貨幣同時使用造成的財政混亂,導致經濟崩潰,百姓無所適從下怨聲載道,終在蝗災、旱災四起後爆發大規模民變內亂,雖然最後由光武帝(前5-57年)削平群雄、建立東漢,但東漢初年經濟衰壞,重新回到西漢初年休養生息的政策上。於是,東漢玉衣僅限於皇帝皇后使用,貴族不再有着玉衣入葬的特權,而讓玉衣真正走入歷史,則是魏文帝曹丕(187-226年)的禁令。
漢代的厚葬與玉衣,以現代人講求簡禮、短喪與薄葬來說,相當不可思議,但也讓人得以窺看漢代皇室的喪葬觀念和對玉器的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