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新聞|鍾沛權稱須讓不同觀點發聲 勿為除危險思想禁言論自由
《立場新聞》前總編輯鍾沛權、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及網站的註冊公司,被控串謀發布或複製煽動刊物案,今(10日)在區域法院續審,鍾沛權下午繼續自辯,並透露他任總編輯期間,曾因《立場》經濟困難而停薪半年,之後亦要減薪約三份一,但他仍堅持做下去,皆因:「鍾意做囉。」強調只要議題關乎公眾利益,不管是否同意其觀點,都應讓其發聲,透過公眾辯論決定對錯。明言相信充份的言論自由對社會有利。
不曾為增加收入而放棄原則
鍾續自辯,他早前提到《立場》曾一度面經濟壓力,律師問他們會否因而選擇在制作內容上迎合讀者要求。鍾斷言:「一定唔得,一定唔會!」他指媒體不可因為金錢、利益、權力等作改變。鍾憶述,《立場》後來用畢起始資金,開源亦不成功,林自2016年9月起曾停薪半年,之後又減薪33%。鍾指出,當時《立場》財政上好艱難,他們不曾為增加收入而犧牲,或放棄某些原則。
無收入仍繼續皆因鍾意做
律師又問,鍾既在此期間沒有收入要如何生活,及要堅持做下去的原因。鍾直言:「鍾意做囉。」他指當時《立場》有些成績,若就這樣結束十分可惜,故決定用金錢「買時間」。加上,當時《立場》入不敷支的情況非十分嚴重,可透過他與余家輝減薪維持其他員工的支薪,其他同事更於2017至2018年度有薪金加幅。雖然鍾在2018至2019年間維持減薪,至離職仍未到合約列明的水平,但他自言沒有子女,其妻子亦有工作,故無財政壓力。
白衣人等事件後捐款急增
鍾亦提到,《立場》於2019年7月及10月所收捐款大幅增加,他認為當時正值反修例運動,市民有透過新聞直播了解事情的需求,而7月發生了7.21 白衣人事件、7.1 衝擊立法會等,《立場》的記者在直播中表現專業,鍥而不捨,估計為《立場》吸引到不少市民捐款;至於10月的升幅,鍾認為當時有網民誤傳《立場》資源不足須停播,討論區呼籲捐款支持,至《立場》在社交網站作出澄清,升幅才下降。
英國市場非為激進分子發聲
至於《立場》在英國設立分社的原因,鍾指2020年底觀察到不少香港人移居英國,當中不少為資深的傳媒人,故在英國有市場、有人手的環境下,他們萌生開拓新市場的想法。對於控方指英國分社為身處海外的激進分子的發聲平台,鍾否認並指:「我地做傳媒、新聞機構其實幾天真、簡單。」只要是有新聞價值的人和事,關乎公共性、公眾利益等,他們便有工作的動力。至於控方指受訪者明顯是上述類別人士,鍾直言:「我地唔會為咗幾個人特登開英國分社同佢合作。」
媒體須為小眾及無權者發聲
鍾續指,所有新聞工作者均有自我期許,發揮媒體第四權力的監察功能,為小眾、無權者和邊緣者發聲,是其作為新聞媒體的大方針。至於考慮文章可否刊登,鍾認為首先要問自己:「點解唔登先?」他稱只要文章符合無引起即時暴力風險、不可損害公眾健康和非針對個別人士無根據的指控,基本上都可以刊登。
控方指《立場新聞》涉煽動的17篇文章。(詳看下圖)
相信充份的言論自由對社會有利
鍾另指,傳媒如何去處理一些觀點、主張,並不代表其認同該觀點。而是若該些議題關乎公共利益等,就應該讓對方發聲,然後透過公眾辯論去決定對錯與否。鍾稱:「唔好以破除危險思想去禁制言論自由,而要透過言論自由破除危險思想。」明言相信充份的言論自由對社會有利。
香港能報劉曉波皆因有一國兩制
鍾亦認為,香港回歸至《港區國安法》生效期間的言論自由程度,與香港回歸前大致相若,甚至之後在《基本法》及《香港人權法》下進一步獲保障。辯方之後舉例提及劉曉波等著名政治人物,在香港亦獲廣泛報道,不曾有媒體因而被捕。鍾同意,並指《零八憲章》在中國內地作為劉曉波被判囚的證供,在香港卻可以全文發表,這皆因香港有「一國兩制」。
3名被告依次為:Best Pencil (Hong Kong) Limited、鍾沛權(52歲)及林紹桐(34歲),同被控一項「串謀發布或複製煽動刊物罪」。
案件編號:DCCC26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