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山歷史建築印度廟失修 學者指全球獨一無二 區議員促保育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暗綠色的外牆,粉嶺皇后山內有一座隱蔽的印度廟藏身樹林內彷如其保護色。呈蓮花形狀的設計,陽光絲絲滲透廟內,令廟宇更顯莊嚴。廟宇雖然已評為三級歷史建築,但亦荒廢多年,不但有樹木於上方生長,更出現鋼筋外露等失修問題。
前古諮會成員,港大建築保育副教授李浩然指,印度廟有高的建築價值,形容其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屬「全球獨一無二」,認為當局考慮保育方案時應著重建築物與社區的連繫,提高其社會價值。有區議員指,當局應完善前往的道路之餘,亦應「從下而上」讓居民參與制定保育方案。

三級歷史建築皇后山軍營印度廟,外型甚為殘舊,更有樹木依附建築物生長。(羅君豪攝)

建築呈蓮花形、外牆塗上暗綠色,而內部則以紅、藍色粉飾牆身。建築物頂部有幾扇窗,讓陽光滲入原為神壇的位置,雖已荒廢多年,無損其莊嚴感。皇后山印度廟於1960年落成,屬於皇后山軍營一部分,當年供尼泊爾啹喀兵供奉印度教破壞之神「濕婆」,軍人亦會在此慶祝節日。

建築物失修 鋼筋外露

印度廟於1996年起空置,現時外貌甚為殘舊,油漆剝落之餘,亦有部分鋼筋外露。建築物頂部甚至有樹木依附生長,而內部的天花亦有疑似樹根,出現漏水情況。廟宇旁有供奉印度教之神「濕婆」的神壇。印度廟未被劃入皇后山公營房屋發展項目範圍內,與公營房屋地盤僅相隔一扇鐵絲網,地盤旁的山路成為前往廟宇的唯一可達之路,惟路途陡峭。

印度廟內部以紅、藍色粉飾內牆,陽光透過屋頂窗戶滲透入內。(羅君豪攝)

學者:係印度以外,得香港有

前古諮會成員,港大建築保育副教授李浩然指,皇后山印度廟未有採用傳統印度廟宇的建築風格,反而加入抽象式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而其蓮花形設計於全球罕有,於印度新德里的靈曦堂亦使用類似設計,惟它於1986年落成,而規模與設計上與皇后山印度廟亦不盡相同。李浩然形容皇后山印度廟建築風格全球獨一無二,「可以話係印度以外,得香港有。」

他指,雖廟宇有高的建築價值,但其歷史價值及社會價值卻不太大。他解釋,殖民時代軍營多會附設宗教場所,如現為解放軍駐港部隊總部的前駐港英軍總部,於面向夏愨道的部分以往亦為教堂用途。而皇后山的印度廟過往未有發生重大的歷史事件,因此建築物沒有太大的歷史價值。

皇后山軍營印度廟旁,有供奉印度神「濕婆」的神壇。(羅君豪攝)

著眼社區用途 免淪甘棠第翻版

至於其社會價值同樣不高,因過往只為尼泊爾啹喀兵所用,未有與社會大眾產生連繫。他指,當局考慮保育方案時,應從了解社區需要入手,活化建築物時應用作當區需要的用途,以提高其社區價值,否則即使有高的建築價值,最終亦只會與社會脫節。

他舉例指,如被改建為孫中山紀念館、於半山的法定古蹟甘棠第,便正正屬具高建築價值,但因活化後用途未能融入社區,淪為缺乏社區聯繫的保育失敗例子。

+11

區議員促完善道路 從下而上提保育

北區區議員羅庭德指,隨著日後皇后山推展其他發展項目,擔心影響印度廟的結構、甚至會有清拆危機,加上廟宇殘破,若當局不盡快保育,憂慮有建築物有結構問題。他指,近年有不少關心歷史建築的市民注意到印度廟,假日亦有不少市民前往「打卡」。他批評當局未有善用歷史建築特色,未懂得改造成當區地標。

他建議應先完善前往建築物的道路,並讓公眾參與制定保育方案,「從下而上」提出保育建議,而現時應先讓公眾了解建築物的歷史、社區的需要,「係宗教之上平衡到社區需要,亦兼具本身特色、歷史元素。」

古物古蹟辦事處回覆查詢,指建築物位於地政總署管轄的未撥用政府土地範圍內,而歷史建築的評級制度屬行政性質,如部門有具體的維修保養工程計劃,古蹟辦樂意從文物保育角度提供技術意見。 就已獲評級的歷史建築,按照一貫做法,如公眾人士提供新資料確實證明個別建築物或構築物的文物價值,古蹟辦會進行研究並將報告提交獨立的歷史建築評審小組按既定的六項評審準則審閱,有需要時再把有關資料連同評審小組的建議提交古諮會重新考慮該建築物/構築物的評級。

地政總署回覆指,北區地政處在軍營停用後將有關政府土地圍封,以防被非法佔用或破壞。及後部分前軍營及附近的土地被規劃作公營房屋用途,該廟宇並不在發展範圍內。因此該廟宇現時仍被圍封和不對外開放,通道只可前往圍封界線。 北區地政處沒有收到開放該建築物的申請,歷史建築物的保育工作不屬地政總署的職權範疇。若有團體或政府部門欲申請使用該地點,須向古物古蹟辦事處及地政處提交保育建議,以供考慮。

羅庭徳建議應先完善前往印度廟的道路,並讓公眾參與制定保育方案。(羅君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