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炎症性腸病急升 中大醫學院獲逾1500萬開展國際研究
全球炎症性腸病病例急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亦因其中一款炎症性腸病而提早退休,患者病情反覆會引致大便出血、腸穿、關節痛、肝臟發炎等。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指,香港2000年每10萬人只有0.1個新症,2010年已升至3個,估計2020年躍升至80個,相信飲食習慣是導致炎症性腸病的高風險因素,正聯同29個國家或地區展開全球研究了解最新情況,一年後亦會推出大便測試,讓市民得悉自己腸道健康程度。
安倍晉三患潰瘍性大腸炎提早退休
炎症性腸病分兩種,分別為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症,安倍晉三便患上前者疾病。炎症性腸病是慢性疾病,亦可能伴隨患者終生。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秀娟指,病人病情反覆,幾個月便會出現肚瀉、大便有血、腸穿、關節痛、眼紅腫、肝臟發炎,安倍晉三便被疾病困擾數十年。
炎症性腸病與不健康腸道微生態有關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麥詠欣解釋炎症性腸病,跟不健康的腸道微生態有關,健康的腸道應有種類及數量豐富的微生物,越少就越不健康導致微生態失衡,情況有如森林大火,腸道持續發炎,肚瀉等病徵一直出現,而微生態失衡者較健康人士更易誘發成更嚴重的炎症性腸病。
炎症性腸病原本只在歐洲出現,後來中國錄得首宗個案,而香港在2000年每10萬人只有0.1名新症,至2010年已增至3人,粗略估計2020年升至80人,香港、廣州、澳門並列亞洲炎症性腸病急升首位。黃秀娟指,飲食習慣是其中高風險原因,相信跟城市化進食較多食物添加劑有關,包括羧甲基纖維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及聚山梨酯(polysorbate-80),加工食物為腸仔、午餐肉、雪糕、蛋糕、花生醬及蛋黃醬等;服用太多抗生素亦會減少益菌,令惡菌橫行。
20至40歲及60至80歲為炎症性腸病病發高峰期
黃秀娟表示,20至40歲及60至80歲為炎症性腸病病發高峰期,暫時未清楚原因,而病發後6個月內是治療黃金時間,7成人病情大大好轉,治療方法為服用類固醇、免疫及生物製劑,嚴重者要做外科手術切除部分腸道。
黃秀娟提醒市民要避免進食加工食物及過多抗生素、進食高纖維食物及食用益菌補充劑,中大一年後亦會有大便測試供市民了解自己腸道微生態健康程度。中大醫學院亦獲美國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再捐贈1,550萬港元,並跟29個新興工業化國家及地區,招募超過500人研究炎症性腸病研究,為期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