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嬰兒吃魚即紅腫現麻疹 中大醫學院研究:鯇魚較三文魚易致敏
不少人患有魚類過敏,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港人喜愛進食的淡水魚較易致敏,其中鯇魚更是過敏主要源頭,有患濕疹嬰兒吃魚後,臉頰及嘴唇敏感紅腫,全身出現麻疹,家長為其戒魚免禍,但導致營養不良,體型較同齡小孩偏瘦。研究團隊亦從鯇魚中鑑定出新致敏原「小清蛋白Cten i 1」,有助提升診斷準繩度。研究結果已於國際期刊發表。
中大兒科專家表示,本港有約2000至3000名18歲以下兒童有魚類過敏,但患者未必需要完全戒食,可經臨床診斷協助選取合適魚類品種進食。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梁廷勳表示,魚藴含重要營養,例如蛋白質及Omega 3,對兒童成長非常重要,由於國際研究較少涵蓋華人想吃的魚類品種,研究團隊遂於過敏測試加入淡水魚,並招募了28名曾經在食用魚類後兩小時內出現過敏反應人士,參與「雙盲對照口服激發測試」,參加者被隨機分配分別進食含有鯇魚、三文魚或安慰劑成分的試食品,每次試食相隔最少48小時,為期3天。
研究發現,20名參加者中,14人對鯇魚過敏,但只有1人對三文魚過敏呈陽性反應,中大醫學院表示,研究顯示華人魚類過敏患者普遍對部分魚類品種出現耐受性,即一些對鯇魚過敏患者,可食用三文魚或其他品種魚類,反之亦然。
研究團隊繼而聚焦研究鯇魚的致敏性,團隊共招募69名對鯇魚過敏人士,結果顯示,鯇魚的特異性IgE水平,較鱈魚和三文魚高,即代表會衍生較高致敏反應,亦從其小清蛋白鑑定出帶有最高IgE水平的Ctenil,研究亦反映,三文魚小清蛋白Sal s 1具最低致敏性。
何太女兒是魚類過敏患者,她憶述,女兒8個月大時首次食魚,「外公只係用筷子夾咗少少魚」,已出現嘔吐反應,亦哭個不停,身體出現紅腫,需要即時送院治療。何太續指,以為女兒濕疹,曾轉奶粉亦未見好轉,得悉女兒有魚類過敏後,已不敢餵食魚類,「之後飲咗好少魚湯都會嘔。」以為「禁魚」便會無事,但她指某次吃飯後,女兒同樣出現異樣,「先發現原來外傭煎魚後,用同一鑊剷炒菜。」女兒現時8歲,經長期治療後,已可進食三文魚,「佢好鍾意食,連汁都撈埋。但其他魚就暫時唔敢試。」
中大醫科學系臨床講師梁詩彥醫生指,於急症嚴重個案中,魚類過敏與海產位列食物過敏榜首,有統計顯示,本港有2000至3000名18歲以下兒童有魚類過敏,症狀方面,「有啲小朋友,掂到少少蒸魚汁已經觸發過敏反應」,輕則喉嚨痕癢、嘴唇腫脹,嚴重者身體會出現麻疹 、哮喘呼吸困難,甚至休克,最嚴重甚至可致命。她又提到,魚類過敏與牛奶或蛋不同,未必會於長大後「斷尾」,「比較難搞。」患者倘完全不能進食所有魚類,亦可以按營養師建議,進食其他肉類例如豬、雞、豆類、奶類等補充蛋白質,但需視乎個人狀況而定。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梁廷勳則指,港人常吃的淡水魚大部分屬於致敏性,其中鯰魚、紅衫魚、龍躉更位列最易致敏的三甲位置,他提醒,進食前需要小心,亦要視乎有否高危因素,包括濕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