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囚犯在囚進修取得博士學位 今獲頒證書 親述源自母親一句話

撰文:林遠航
出版:更新:

懲教署赤柱監獄今日(8日)舉行證書頒發典禮,向過去一年報考本港各類課程及公開考試的38名在囚人士頒授證書。其中,自90年代入獄的阿俊(化名)經過24年寒窗苦讀,在獄中由會考開始學習,到今年成功攻讀都會大學教育博士,成為首位獲本地大學頒授博士學位的在囚人士。

阿俊今日戴上博士帽後,透露在獄中學習的艱辛,又指他十多年前出席同類儀式,當時母親表示「你咁大個仔我都係第一次攬你」,自此他用功讀書,就是希望一期一會,每年都有機會給母親一個擁抱。

「我想講我得咗啦,我做到啦,原來我都做得到㗎」,在戴上博士帽後,阿俊(化名)興奮地訴說心聲。他透露,當初選擇在獄中進修,是因為在入獄前,一直不覺得自己是邪惡的人,不解為何入獄,希望透過學習找到答案。他在訪問中未允透露因何罪入獄及刑期。

阿俊(中)在台上與母親(右)相擁。(政府新聞處圖片)

阿俊:我就係想每一年可以畀返個擁抱你(母親)

學習本來就不是容易的道路,阿俊透露父母一直是他最大的支持者,又邀請他們上台,盡訴心聲。

他提起剛入獄之時,母親便曾對他表示「我唔准你走先過我」,他一直放在心中;他又提起大約十年前,出席同類儀式時曾抱了母親一下,當時她高興地表示「你咁大個仔我都係第一次攬你」。這句話之後成為他繼續學習的動力,「我就係想每一年......都有一個機會可以畀返個擁抱你」,阿俊吐出這句話時,泣不成聲。

問父親「今日可唔可以成為你心中嘅驕傲」 父子落淚相擁

除了媽媽,父親亦一直是阿俊的心結。阿俊引用了《單車》的歌詞訴心聲——「如孩兒能伏於爸爸的肩膀 誰要下車」,他指父親一直很少稱讚他,讓他經常懷疑自己在父親心中是否沒用的人,故此他一直都十分努力讀書,又哽咽問父親說:「今日我呢個小小嘅成就,唔知可唔可以成為你心中嘅驕傲呢?」說到此時,兩父子落淚相擁。

自90年代入獄的阿俊(化名)經過24年,到今年成功攻讀博士,成為首位獲本地大學頒授博士學位的在囚人士。(林遠航攝)

入獄後由中學會考讀起 攻讀博士用8年 博士之路走了24年

為了與母親的「一期一會」和得到父親的肯定,阿俊背後付出努力,絕非旁人想像,一路走來竟經過24年。中四輟學的阿俊在1990年代入獄,在獄中考過2000年會考,讀過心理學學士課程,到他再升一步完成碩士課程,已是2012年,而之後他嘗試攻讀博士,但中間多次未能通過公開遴選,到2016年才獲錄取,再花八年,才戴上這頂博士帽。

在監獄中,在囚人士要得到外來寄入物品往往都需要長時間,知識亦不例外。阿俊坦言在鐵窗下讀書「真係好難」,獲得知識的效率與外界差天共地,比如在以往有電子辭典機的年代,不擅英語的他只能拿著厚厚的牛津字典逐字翻查,又比如獄中雖然有電腦室,但只能使用校方提供的教學材料,不可上網,當需要研究資料時,他只得向獄外的朋友或教授求助,請他們寄來一大疊資料,自己再從中慢慢尋找。來來回回所花費的時間,絕非少數,單單是博士論文,他便用了四年時間才完成。

阿俊(化名)說在鐵窗下讀書「真係好難」,要用牛津字典逐字翻查,博士論文用了四年時間才完成。(林遠航攝)

獄中不時有人潑冷水「讀嚟做咩」 論文探討在囚人士學習動機及困難

不過,效率低下並非當中最難,阿俊指旁人的目光和話語、沒有人理解,才是最難。他說在獄中不時會有人潑冷水,「你都無前途、無希望,讀嚟做咩」、「可以放監都唔知幾耐」等說話,令他夜躝人靜之時,亦會出現負面情緒和放棄念頭。

24年磨一劍,到底這趟旅程阿俊學到甚麼,或者可以從他博士論文的結論中窺探。阿俊的論文探討在囚人士的學習動機以及困難,其中一個發現是,令在囚人士最有動力學習的方法,是令他們有「Be a better man」的心態。無獨有偶,阿俊在儀式上便曾對父母說過「我生性啦,我懂事啦, 你哋唔使再擔心我!」,相信「Be a better man」除了是學術上的發現,更多的是阿俊這24年游過無涯學海後的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