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濃度連升 環境局指需區域合作 內地學者倡更嚴格排放標準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無論是環保署及粵港澳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測網絡的空氣監測報告,均發現去年臭氧濃度創新高,反映區內的光化學污染尚待改善。
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在學術研討會上承認臭氧問題仍需努力,除了要進一步減少二氧化氮(NO2)排放,也需要一個專門處理揮發性有機物(VOCs)方案。
此外,有內地學者認為,大灣區的空氣質量需着眼更高的目標,把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減排放在更重要位置,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動PM2.5和臭氧污染的協同防治。

去年臭氧濃度創新高,反映區內的光化學污染尚待改善。(資料圖片 / 林若勤攝)

環境局倡大灣區設監測揮發性有機物系統

香港科技大學今(20日)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空氣質量網上論壇,邀請官員及學者討論空氣質素問題。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在改善臭氧和揮發性有機物方面存在挑戰,故必須進行更多的研發和區域合作。

副局長謝展寰也解釋,有見及臭氧濃度一直上升,要進一步減少NO2排放,也需要一個專門處理VOCs方案,但由於VOCs有數千種,故需要進一步研究哪些VOCs對臭氧的形成最為重要。至於如何改善大灣區空氣質素,謝認為有必要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監測網絡中,建立一個實時的VOCs監測系統,兩地繼續合作開展聯合科研活動,更好地了解該區臭氧及其前體的形成和遷移情況,亦需要為2050年及未來制定進一步減排目標。

謝展寰表示,臭氧濃度一直上升,要進一步減少NO2排放,也需要一個專門處理VOCs方案。(論壇截圖)

內地學者促製大灣區大氣環境規劃​

論壇亦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郝吉明。他稱,目前珠三角空氣質量整體已基本達到國家標準,但相比美國舊金山、日本東京等世界著名灣區還有顯著差距。因此,他認為大灣區可借鑒美國加州的做法,提出更加嚴格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和排放標準,以此帶動新一輪的污染防治工業升級和能源革新,制定一體化的大氣環境規劃,包括大氣環境改善目標一體化的監測網路污染源清單,預測預報系統空氣質量改善路線圖與方案等。

郝吉明認為,粵港澳可藉助港澳與國際接軌的科研實力,以及廣東科技創新的後發優勢,針對本地大氣污染防治面臨的科學問題,如臭氧與顆粒物污染協同控制與精準精細化調控,氣候變化與大氣污染相互作用等,開展聯合攻關,實現三方人力、智力、財力等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港PM2.5標準倒退捱批

回看本港,五年一檢的空氣質素指標檢討去年結束公眾諮詢,當中備受爭議是即使收緊二氧化硫和PM2.5的標準,同時容許新標準下PM2.5的24小時平均值超標次數從目前的9次增至35次,被批指標過於寬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