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臭氧濃度創21年新高 二氧化氮超標 環保署:臭氧問題複雜

撰文:黃金棋
出版:更新:

香港空氣質素向來遭人詬病,環境保護署今日(20日)公布去年香港空氣質素情況,當中空氣污染物臭氧的濃度更創21年新高。根據署方數據,去年一般監測站及路邊監測站的臭氧濃度分別達每立方米60微克,以及32微克,二者均創有紀錄以來新高。另外,二氧化氮路邊監測站的年均濃度為每立方米80微克,超出空氣質素指標一倍。

空氣質素與健康息息相關。(資料圖片/林若勤攝)

環保署:臭氧是複雜空氣污染問題

環保署表示,本港的整體空氣質素呈現明顯改善的趨勢,由去年至1999年期間,空氣中的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微細懸浮粒子(PM2.5)、二氧化氮(NO2)及二氧化硫(SO2)從最高水平下降34%至80%不等,路邊濃度亦減少了34%至82%。

雖整體空氣質素改善,然而臭氧濃度仍呈持續上升趨勢。去年一般監測站及路邊監測站臭氧濃度,分別比2018年增加15%及33%,創自1999年新高。環保署解釋,臭氧是複雜的空氣污染問題,亦是區域性問題。臭氧並非從污染源直接排出,而是由空氣中的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在陽光下經光化學反應形成。

香港空氣質素向來遭人詬病,環保署指去年空氣污染物臭氧的濃度更創21年新高。(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署方指,近年本港臭氧濃度上升,除了因區域背景臭氧水平偏高外,亦因本地車輛減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少了一氧化氮與臭氧作化學反應,減少臭氧的消耗,令較多臭氧存在空氣中。署方補充,因為複雜的光化學原因,煙霧問題和氮氧化物改善的初期常會突出臭氧問題,當減排工作再持續一段時間後,臭氧濃度才開始下降。

另外,路邊NO2雖然已經大幅下降,但仍處於較高水平,主要排放源頭為商業車輛,包括貨車、巴士和的士等。去年一般監測站NO2濃度為每立方米38微克,接近濃度限值每立方米40微克;而路邊監測站更超出標準,每立方米達80微克。

↓香港空氣污染情況↓↓

署方指,要改善臭氧水平,重點工作是區域合作,粵港雙方已開展《2020年後區域空氣污染物減排目標和濃度水平研究》;粵港澳三地政府亦將共同開展為期3年的《大灣區光化學臭氧污染及區域和跨區域傳輸特徵研究》,以深入了解大灣區內臭氧的成因等。政府亦計劃設置激光雷達,實時測量高空的臭氧及粒子濃度和氣象數據的垂直及立體分布。

另外,署方稱會繼續實施多項新措施以減少本地污染源的排放,包括減少車輛排放、推廣使用電動車、減少船舶排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