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囉囉攣」未必只因飲食問題 童年壓力或引發腸易激綜合症

撰文:王珮殷
出版:更新:

不少香港人都受腸胃毛病困擾,面對生活壓力時出現肚痛、肚瀉或便秘的問題。但除了生活或飲食習慣外,原來童年時的經歷,亦可能導致成年後出現腸胃毛病。浸大中醫藥學院於今日(25日)發表研究,指出幼年心理創傷會導致體內的神經生長因子水平上升,引發腸易激綜合症。

浸大中醫藥學院講座教授卞兆祥介紹與中大的合作計劃。(王珮殷攝)

「腸易激綜合症」是一種常見的腸胃問題,主要徵狀包括腹痛、肚瀉、便秘、排便不清等。過去醫學界認為,腸易激綜合症的成因之一,是生活、工作壓力引致,例如在工作加班、應付考試、家庭關係欠佳等,或會誘發問題。

但浸大的研究發現,「腸易激綜合症」或與患者的童年生活有關。浸大中醫藥學院研究助理教授王凱亮指出,他們將剛出13天生的老鼠,與母鼠每天分離3小時,發現幼鼠因母嬰分離而承受幼年生活壓力,腸道裡的神經生長因子數量便會增加。神經生長因子令到腸道幹細胞增生及分化,最終引起腸易激綜合症的症狀。

與中大合作試驗藥方 正招募試驗參加者

浸大中醫藥學院講座教授卞兆祥指出,未來希望透過進一步的研究,從中草藥中篩選出有效成分,調節神經生長因子及其受體。他亦指出,現時與中大合作,為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臨床試驗藥方,正招募試驗參加者。若藥方有效,便會研究草藥成分對調節神經成長因子的作用。

浸大中醫藥學院研究助理教授王凱亮解釋動物母嬰模型的實驗結果。(王珮殷攝)

學者:家長對幼童照顧不足 或導致一生的影響

腸易激綜合症至今仍未有根治的方法,8%的患者需要每日食藥控制病情,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亦增加其醫療負擔。卞兆祥指,家長對小孩在幼年時的照顧不足,或會導致一生的影響,呼籲家長要好好對待小孩,預防成年後出現腸胃疾病的可能性。另外,他希望患者學會放鬆心情,舒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