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論壇.貧窮線】中大學者黃洪:為什麼港府愈扶愈貧?
編按:政府早前公布2017年本港貧窮情況,全港貧窮人口有137.7萬,貧窮率達20.1%,貧窮人口再創過去9年數據以來新高,即平均每五個港人就有一個是屬貧窮人口,引起社會關注。即使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否認扶貧工作不足,更聲稱「扶貧工作我列出嚟有成張A4紙咁長,福利嘅部分都有半版」,但依然未能解答為何政府斥鉅資扶貧,卻無法解決問題。
中大社工系副教授黃洪近日撰文《為什麼港府愈扶愈貧?》,嘗試剖析箇中原因,全文如下:
香港特區政府剛剛公佈2017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報告指出於2017年香港貧窮人口為138萬人,貧窮率亦上升至20.1%。但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稱這「反映香港的整體貧窮情況大致平穩,政府的扶貧成效有所增加」,我們不知道政府如何得出扶貧成效有所增加的結論。但於2012 年貧窮人口是130萬;貧窮率是19.6%,這五年來兩者都呈基本增加的趨勢。貧窮人口同貧窮率都係2012年成立扶貧委員會以來的新高。有傳媒朋友問:「為什麼香港政府會愈扶愈貧呢?」
由2012年至今,香港的失業率一直處於3.3%至3.4%的低水平,2017年更降至3.1%,可見香港經已出現全民就業。但就業率高不代表基層勞工的工資的水平得以上升。不少基層勞工的人工依然偏低,成為大量的在職貧窮家庭。經過勞動力市場的第一次分配,這些在職貧窮的家庭收入低於相應住戶人數入息中位數的一半,不計算政府的介入,只計算勞動力市場的分配,香港共有210,600戶在職貧窮家庭。佔594,000貧窮戶總數的36.4%。為什麼香港全民就業,還會出現這麼多在職貧窮的家庭呢?政府有否針對在職貧窮的問題進行介入?介入又是否有效呢?
根據統計處統計年報顯示,在2007年香港選定行業技術工人及操作工人實質工資指數為114.3,但至2014年下降至104.1,即使在2010年推出最低工資之後,香港基層打工仔的工資名義上升,但在實質扣除強勁的通脹影響之後,實質工資出現下降,亦即是說人工工資只有名義上增加,但其實質購買力出現下降 (見圖1)。很多基層打工仔投訴入不敷支。自2014年開始至2017年,技術工人及操作工人實質工資開始出現上升,但2017年12月指數為110.6仍低於2007年的114.3。可以講「十年一覺加薪夢,計起數嚟得桔」。
為什麼基層工人的人工偏低、加薪又偏慢呢?表面看來像與政府無關,但事實上政府責無旁貸。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政府的外判制度是制造在職貧窮問題的元兇!根據勞福局今年1月1日答立法會議員時透露政府四大部門包括食環、康文、房屋及產業服務署,共聘請了37,299名非技術員工,有10,766名員工(佔29%)只領取時薪34.5元,即僅是法定最低工資水平;另外有17,369員工(佔47%)領取多於34.5元至不多於36.5元時薪,這些外判工人的工資極低,每月收入只得七、八千元,生活必然會非常匱乏及艱辛(見圖2,香港01報導)。
↓盤點全港18區貧窮人口狀況↓
政府帶頭以外判勞工代替原先公務員的工作,口頭上是要提高效率,但實際上是要削減勞工成本,制造在職貧窮。幸好現在還有最低工資的保證,否則在有最低工資之前外判制度對工人的剝削更加嚴重。
在剛發表的2017貧窮情況報告中, 政府一如住年強調在政府的現金介入及非現金(主要是公屋)介入後貧窮率將下降至14.7%及10.5%。過去數年,政府的扶貧措施主力是派發不同的現金津貼如長者生活津貼, 在職家庭生活津貼(職津)等等,為顯示有關措施的成效,政府將在2018年6月實施高額長者生活津貼以及在2018年4月日1才正式實施的職津,會計入2017年的住戶收入。(見2017貧窮情況報告第8頁, 註11)。
政府這計算方法是將在未來2018年才補發的現金津貼計算在2017年的介入政策功效中,名顯是要盡力降低2017年的貧窮率。在2017年這些家庭沒有獲得有關津貼,2018年未來的入息又怎可能解2017年貧窮生活之困呢?可見政府只視貧窮為抽象的數字,而漠視窮人具體的生活。政府缺少對貧窮人士真正的理解、尊重和關心,只視貧窮為一堆冰冷的數字,政府的扶貧措施並未能觸及貧窮的結構原因如政府外判制造在職貧窮、出租公屋供應太少太慢令私樓貧窮戶房屋開支大升,擠迫其他類別家庭開支等等。
政府單憑以現金津貼方法去補勞動力市場分配的不公, 無疑杯水車薪! 不去提高最低工資的水平,不去將兩年一次的最低工資降為每年一次,不去檢視外判服務會否帶頭制造貧窮,政府小修小補如何能徹底解決愈來愈嚴重的在職貧窮問題呢?政府不去正視及解決「在職貧窮」這個結構性、深層次的矛盾,便解釋了為什麼政府會愈扶愈貧。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