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奴】移居英國港人住獨立屋 嘆香港住屋「燒鵝價錢食蔗渣」
港人窮畢生精力為一個小小蝸居打拼,想住在過千呎的寬敞單位,是遙不可及的夢。跳出香港,井外的世界是否沒有磚頭的束縛?
移民英國5年的港人Jeff,用「燒鵝價錢食蔗渣」形容香港的住屋情況。他與太太五年前出走英國曼徹斯特城參與工作假期,起初只能找到屬於最低工資的基層工作,但指收入水平已可應付租住非市中心的連花園獨立屋。他們坦言,即使搬去倫敦,樓價高昂,但當地至少「有選擇」,窮人同樣能安居有尊嚴地生活,更表明不想回港:「我成長喺英國殖民地嘅香港,都習慣咗,何樂而不為?」
現年約30歲的Kitty和Jeff早年在香港任職突發記者,每當發生社會大事多年來都站在最前線,2013年結婚後決定休息,同年年底到英國曼徹斯特城工作假期,亦是他們的漫長蜜月旅行。但這假期一點也不悠閒,Jeff嘗試過不同的銷售工作,Kitty更做過中餐館、醫院、大學宿舍、曼聯球場的接待員等。Kitty說,雖然多份工作只能獲當地的最低工資每小時6.5英鎊,但絕對足夠維持生活。
最低工資夠租住曼城獨立屋
他們說,當時的工資水平,已足夠應付在曼城租到兩層高、有花園的獨立屋,月租僅400英鎊(約4,100港元)。Jeff說,小時候在香港住公屋,長大後租住唐樓,相比之下,曼城的生活空間寬敞得多,擁有花園和露台户外空間,更是香港難以觸及的經驗。Jeff亦喜歡曼城的輕鬆慢活氣氛和親密鄰舍關係,跟朋友常聚在一起、燒烤,鄰舍也樂意互相幫忙,形容是「典型理想像中嘅歐洲生活。」
兩年工作假期間,香港發生雨傘運動,社會從此不一樣,憂鬱濃罩遠在歐洲的Kitty和Jeff,人在異地更感受到香港愈來愈陌生,結束工作假期後,隨即由曼城移居至工作機會較多的首都倫敦,準備長居英國,去年(2017年)也誕下兒子Teddy。
首都物價高 曾住「倫敦式劏房」
初到倫敦人生路不熟,加上物價相對曼城貴,倆口子曾入住「倫敦式劏房」。該劏房位於倫敦第三區(Zone 3),原本是只得2、3間房的兩層獨立屋,業主劏成六間房,並有六對夫婦共住,每三對夫婦要共用一個廁所,Kitty形容每天一起床開始就是「廁所爭奪戰」。夫婦住在一眼看清的小睡房,放得下床和床頭櫃就容不下書桌,連行李箱都不能放平,房間更沒有一扇窗,只有通往小露台的門,但已比香港的劏房住得較為舒適。
倆口子當時在共用廚房煮食後,要回到房坐在床上捧住飯吃。生活環境遠差於曼城,但租金貴一倍,月租800英鎊,最後只住了兩個月就搬走。
在地產經紀協助下,他倆找到在倫敦第二區(zone 2)鄰近地鐵站一間約1,200呎的大單位,兩房兩廁,有開放式廚房和開揚大廳,廳外就是大露台,月租1,700英鎊。Kitty和Jeff正與一名相熟的韓國女留學生合租,他倆每月承擔約1,000英鎊,佔收入三分一。
Kitty說,月租1,000鎊在天水圍大概只能租到約400呎單位,如果租深水埗、長沙灣等市中心地帶,大概只能租到200呎開放式單位。Kitty的爸爸媽媽來倫敦探親時,亦感到這間公寓較他們在香港的三房兩廳單位來得更寬敞、更多實用面積、樓底更高。
回想感嘆香港住屋條件差 「給燒鵝的價錢食蔗榨」
住過兩層連花園獨立屋、住過倫敦式劏房,終於在倫敦找到適合自己的小小安樂窩,回看這段小經歷,Jeff認為英國的住屋環境明顯更好和負擔較少,回想以往租住唐樓單位也花掉了一半收入如「給燒鵝的價錢食蔗渣」,直指雖然倫敦的租金亦非價廉,但算合理。
Jeff認為,租金不是特別便宜,但同樣是大都會,倫敦比起香港有更多選擇,他說:「香港你根本無選擇,如果住市中心係貴得不可能負擔,但倫敦有選擇的。倫敦嘅劏房亦劏起來有良心,例如難民嚟到,佢哋工資很好低,只能畀低租單位,但都夠維持基本尊嚴,不會好似香港咁要住喺廁所隔離。」
沒有回流香港的打算 計劃在英國置業
5年過去,Jeff和Kitty在英國的一切漸上軌道,相反看著香港的政治環境愈趨不理想,Jeff坦言「總對唔會想返去,我成長喺英國殖民地嘅香港,都習慣咗,何樂而不為?」Jeff和Kitty透露,正儲錢以在英國置業,計劃購置倫敦外圍肯特郡(Kent)一間兩層獨立屋,展開新生活。
香港樓奴慘況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