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專上學院校長麥建華專訪:自資院校政策不明確 忽略學生發展
為讓60%高中離校生有機會接受大專教育,政府自2000年開始鼓勵大專院校、私營企業以及其他團體提供傳統預科教育以外的進修途徑,包括以自資方式開辦學士及副學士課程,隨着不同課程越來越多,其質素及供求問題,引起社會關注。
明愛專上學院及明愛白奇英專業學校校長麥建華接受《香港01》專訪時直言,政府過往鼓勵自資院校發展,但政策未夠明確,所以社會上各有不同方向。他認為應有嚴格、公平的學術質素評審,要有長遠投資,而不應短視只放眼報讀學生的人數多寡。
(麥建華專訪三之一)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提出成立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小組主席張炳良表示,檢討方向包括檢視副學位課程(即副學士及高級文憑課程)的未來發展等。
批政府政策不明確 院校發展參差
身兼教資會成員、明愛專上學院及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校長的麥建華接受訪問時,回望社會上自資院校的發展,不諱言政府以前鼓勵自資院校發展,惟政策未夠明確,以致院校各有不同發展,質素參差。
他指,面對香港周邊地區發展,政府要趁機會認清自資院校角色,應與公營大學不同,角色應為互補;港府應為公營及自資院校尋到合適出路,才可以在亞洲地區有進一步發展,而無論那一種院校,應以作為提升年輕人發展的平台為中心。
面對自資院校發展,他期望政府在幾方面有清晰方向,包括要繼續鼓勵有心辦學的自資院校繼續提升質素,當中包括鼓勵投資校舍及教員,「(談校園發展)唔可能今年講唔到下年,要有保障,賺唔到錢唔緊要,但要有投資,要生存到才可有質素!」
此外,政府對自資院校的評審亦要加快,麥建華指,現時自資院校等候進行升格評審、課程評審,一等就是數年時間,他認為程序上應加快以配合社會及學校發展。
應嚴格管理非本地及網上課程 以免影響教學質素
而在評審時,麥建華認為亦要有公平、穩定及嚴格的評審,相信其他院校亦會歡迎。他指,現時本港有不少非本地課程,然而並無要求通過評審才可開辦,在社會及學生眼中,課程或只為「駁腳」往海外大學進修,「在香港讀短時間,再去外國,但質素參差,對學生唔好!」而不少以方便為由提出的網上課程亦應正視,亦要顧及其質素管理,「網上課程亦要睇質素,否則對學生無益,因為網上學習並非公平清晰、健康平穩的環境!」
他又指,自資院校發展,長遠不應放眼報讀學生人數多寡,「人少啲就做宣傳」並非良好方法,而且不能確保在質素及發展兩方面得到平衡;他認為課程最重要要有足夠升學階梯,銜接到所有課程,真正幫助學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