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學士檢討】畢業生視作升學跳板 批職場認受性與文憑試無異
副學士課程推出18年一直面對「高不成、低不就」的問題,政府多次嘗試調整定位都無法解決,遑論由此而衍生的學債及院校質素等問題。延滯多年,現屆特首林鄭月娥去年終成立小組檢討自資專上教育發展,重新檢視自資院校角色、副學士作用等,預計今年中提出建議並展開公眾諮詢。
教育關乎一個地區的未來發展,究竟副學士應何去何從?學界普遍認為應針對實用元素不足的弱點,加強課程專業實用內容,同時自資院校應研究配合國家發展大灣區的戰略,推出專業課程,作為未來發展方向。
(副學士系列三之一)
完成副學士後若不繼續升學,在職場可能同DSE仔(文憑試畢業生)分別不大
「完成副學士後若不繼續升學,在職場可能同DSE仔(文憑試畢業生)分別不大」,這是一名副學士畢業生回望過去的無奈之言,亦一語道出副學士推出18年來一直面對的窘境:社會至今對副學士的資歷、訓練內容等依然有所保留。
首屆特首董建華在2000年《施政報告》提出,十年內將高等教育普及率由33%增加至60%,以追趕發達國家和亞洲大城市,措施包括鼓勵專上學界發展自資副學士課程。在政策推動下,短短五年間已經達標,現時高等教育普及率更已佔約七成。
然而,副學士打破原有高級文憑和學士學位的分工,原意是希望提升港人教育水平,以迎接未來挑戰,結果卻淪為「教育界八萬五」。在學生眼中,副學士只是公開試失手後升讀大學的另一途徑。
公開試外入大學跳板
「副學士是一個希望,可以給予機會證明自己。」24歲的Charlie今年於城市大學環保政策社會科學學士畢業,比同期學生年齡大兩年,大學之路走來不易。
2010年,他在舊制中學會考只有9分,由於當時正值學制改革過渡期,他毅然轉戰新高中課程,由中四起重讀,2013年應考中學文憑試有16分。這個成績難入讀八大,他最終升讀副學士,揀選自己感興趣的環保學。
Charlie坦言,入讀前已知道副學士質素與資歷為人詬病,但一如許多學生的想法,他認為副學士是公開試外升讀八大的途徑,故選擇此路徑。他坦言,父母當時亦有微言,「他們一方面認為有一半機會由副學士升大學,另一方面質疑我是否逃避投身社會。」Charlie形容,循副學士之路升讀八大,猶如「搶包山」競賽,首年就要全力爭取平均積點(Grade Point Average,GPA)「過三爆四」。
副學士實用性不足 職場筆試嚇然不識答
不過,他兩年累積GPA只考獲約3.13分,未能符合城大環保政策學科取錄學分,以銜接三年級學位,他坦言十分灰心,「當時覺得是前功盡廢。」GPA不似預期,讓Charlie處於人生十字路口,他認為若修讀自資銜接學位,畢業薪酬回報或未成正比,無助償還約90,000元學債,倒不如向現實低頭,「及早投身職場,屆時再儲錢進修亦可。」
副學士畢業後,Charlie一心申請實驗室相關工作,亦特意選擇學歷只需中學畢業的職位,「多數人都話,你ASSO(副學士)畢業,最好只報DSE畢業,降一個學歷更容易找到工作。」豈料現實情況更差,他憶述當時應徵觀塘一間化驗所的化驗師實習生職位,順利完成面試,但筆試立即面對殘酷現實。
Charlie說他幾乎完全不懂所有筆試題目,因為讀書時沒有學過相關知識,「只懂得答一、兩條好基本的題目,其餘問儀器、化驗步驟如何做等專業知識,完全不懂。我第一次覺得好恐怖,我無法準備考一份我完全不認識的測驗,這兩年所學好像都被否定了。」
儘管求職失敗,但Charlie後來獲城大取錄入讀環保政策學士二年級,最終比會考同期的同學遲三年時間畢業。回望副學士歲月,他認為部分學科如不繼續升上大學,「在職場可能與DSE仔分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