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土地大辯論「厚此薄彼」 林鄭小心變「曾蔭權2.0」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將就18個土地供應選項作公眾諮詢,預計由4月26日起展開為期5個月的「土地大辯論」,處理公眾關注的住屋問題。然而,港府近幾日的言論卻引來非議。事關不論是小組主席黃遠輝,還是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連諮詢都未展開,已展現出明顯傾向,主張「公私營合作」的選項,發展閒置農地。
可以預期,諮詢最具爭議的兩大著墨點,將會是公私營合作以及私人遊樂場地用地(尤其是粉嶺高爾夫球場)。然而,主理政策者在諮詢未開始之前,已經傾向極具爭議的前者,卻對有強烈民意要求的後者置若罔聞,非但呈現出「厚此薄彼」之勢,更明顯與民意有相當距離。
回看前特首曾蔭權,當年也曾就資助置業作公眾諮詢,最終決定「力排眾議」拒絕復建居屋。可是此舉繼續點燃民怨之餘,中央政府官員也看不過眼,最後港府落後「跪低」收場。林鄭月娥政府的所為,如今儼然是在走同一軌跡上。
延伸閱讀:黃遠輝倡新公私營合作 交通基建作誘因 善用發展商農地儲備
公私營合作惹質疑多 易淪發展商肥豬肉
黃遠輝前日(14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可考慮一種「新公私營合作」模式,由公帑設立交通基建,向私人發展商提供誘因改劃土地;陳智思昨日(15日)出席活動時,更指出公私營合作是可考慮的方案,落實較快,發展商有利可圖,是「雙贏方案」。
連續兩日高姿勢造勢,公私營合作模式更令人關注。首先得釐清一點,推動公私營合作本身並非「萬惡」,關鍵是如何執行。問題正正在於,由董建華到曾蔭權,再到梁振英和林鄭月娥,特區政府20多年來都擺脫不到「施政偏重地產商」的質疑。
據《香港01》前日報道,四大發展商如今坐擁約1.045億平方呎農地(約1,000公頃),其中恆基佔近半。黃遠輝在訪問中表示,日後的新公私營合作項目之中,私人發展商需要補足地價,具體執行要交由政府以外的「獨立機制」處理,但語焉不詳。政府至今確實也沒有解釋過,日後如要推動公私營合作發展,如何可防止私人發展商透過囤積土地,在發展項目中獲得不合理的利益。
如此情況下,政府仍草草表態支持,很難不令公眾懷疑,建屋主導權最終會落在發展商手上,最後基建是有了,樓是建了,但倒頭來還是一幢幢貴價的豪宅,大眾市民難以負擔。發展商錢是照賺,路是公帑建的,公營房屋數目卻繼續不達標。
延伸閱讀:四大地產商擁千公頃農地 尹兆堅批公私營合作建屋或淪官商勾結
《收回土地條例》只針對平民 對發展商卻怕「訢訟」
《香港01》和部分民間團體一直主張,政府面對發展商囤積大量土地,理應動用《收回土地條例》,亦需拿出應有魄力,盡早拍板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緩解迫切的土地房屋需要。對於《收回土地條例》這一把尚方寶劍,政府針對民間並不手軟,偏偏談及要用來收回發展商的閒置農地,卻每每以「引起爭議、訴訟」為由推搪;黃遠輝日前更加直指,恐怕高球場的爭議,會阻礙土地大辯論。
偏偏,政府對於不損害甚至可能有利地產商的選項,姿態上會變得很有決心。政府去年推動元朗橫洲發展計劃,引用過《收回土地條例》,同樣遇到當地居民反對,最後仍然一錘定音;民間對公私營合作安排有廣泛質疑,政府也未能交出具說服力方案。
以上種種,令人懷疑政府已有強烈的預設立場,所謂的公眾諮詢只是一場「大龍鳳」。
延伸閱讀:【01觀點】不肯引用收回土地條例 將發展主導權拱手相讓地產黨
曾蔭權寧扭曲民意 拒復建居屋
對於重大的政策議題,政府在未諮詢前有一定程度立場,本身不一定是大問題。因為拿得出來諮詢的建議,表示政府已對議題有一定看法,只是具體細節需要吸納公眾意見。不過,至為關鍵的,是政府自身要對民情有一定掌握,切身了解公眾需要,就算最終未必百分百按照諮詢結果下決定,也不能過份背離民意。
對此,前特首曾蔭權可說有「切膚之痛」。2009年前後,樓價開始失控,市民置業困難。當時民間不少聲音認為,停建居屋措施已不合時宜,政府應該復建。可是曾蔭權政府深恐樓市爆破,各級官員在不同場合中,都多次否定這個建議。
在2010年5月,由於民怨繼續升溫,政府終就資助置業問題作公眾諮詢,其中復建居屋是重點。最終,得出的結果是贊成復建居屋意見佔多數,但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表示,由於諮詢之中「不乏強烈反對復建居屋聲音」,結果政府仍然決定不復建居屋。外界批評,政府選擇性聆聽意見,諮詢之前已有定案。
中央施壓 港府「跪低」收場
可是,由於政府仍然拿不出方法增加可負擔的住屋供應,問題一直毫無改善。2011年6月,時任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訪港期間,直指港府處理房屋問題不力,又警告若處理不當,將會變成政治問題。
事後,曾蔭權重新研究居屋事宜。時任中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也承認,房屋問題是政府當時討論焦點,而復建居屋的聲音若不回應,市民會認為政府繼續坐視住屋問題不理。最終在同年10月,曾蔭權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之中,宣布復建新居屋。
延伸閱讀:【土地大辯論】黃遠輝:諮詢強調3項信息 短中期土地短缺嚴峻
習近平已提醒香港住屋問題嚴重 港府不應重蹈覆轍
今屆政府上任已近一年,樓價對照曾蔭權時代,繼續有升無跌,由基層劏房戶到中產,都在面對不同形式的住屋問題,居屋呎價破萬及申請創40年來收表新高,都為林鄭班子留下一個又一個房策失敗烙印。
此外,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至今召開十多次會議,討論過如此多的土地選項,如今卻有強烈的跡象顯示,政府是有意導向一個不符民意的結論。
林鄭月娥去年提出首置上車盤,當局正正「吹風」會用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因此外界密切關注。然而,政府至今未能交出一個讓大眾信任的方案,確保公私營合作不會淪為發展商肥豬肉,便草草表態力撐,另一邊廂卻拒絕動用《土地收回條例》收回囤積土地,更淡化民間對收回粉嶺高球場的強烈意願,令人慨嘆「人類總要重複同樣的錯誤」。
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訪港時,直接提到香港「住房等民生問題比較突出」,已然明示要現屆政府盡速解決問題。若港府仍然不敢觸動某些既得利益階層,繼續選擇故步自封,任由民怨惡化到臨界點、屆時當中央政府進一步施加壓力時,可謂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