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與和平」拯救軟組織損傷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俗稱「拗柴」的腳踝扭傷,屬於常見的軟組織損傷。一旦拗柴,普遍會聯想到以「冰敷」應急處理,以圖盡早抑制患處腫脹及發炎。不過,冰敷可能阻礙血液循環,減慢傷肢整體復原進度。近年在物理治療層面上,提倡採用一項處理軟組織損傷的新原則,名為「P.E.A.C.E & L.O.V.E」,每個英文字代表不同的處理程序,當中再無冰敷的建議。以下介紹如何運用「愛與和平」,循序漸進治理軟組織損傷。

撰文:醫善同行醫學顧問、註冊物理治療師陳以立

醫善同行醫學顧問、註冊物理治療師陳以立

日常生活當中,無論是上班、上學及運動,都有機會引致肌肉及韌帶受傷(包括扭傷及拉傷等等),是為軟組織損傷(Soft tissue injury)。面對上述損傷,如果病情輕微,以往有一項名為「P.R.I.C.E」的治理程序,主張以保護(Protection)、休息(Rest)、冷敷(Ice)、加壓(Compression)及抬高(Elevation)等5大方式,應急處理傷肢。

物理治療師為患者制定可行的運動方案,協助對方加快恢復活動力。

然而,近年有醫學文獻發現軟組織損傷後的發炎反應,原來有助於修復受損的軟組織。如果用冰敷方法,有機會過度抑制炎症,反而可能減緩了患者整體復元的進度。於是,「P.E.A.C.E & L.O.V.E」處理軟組織損傷的治理程序,於2019年開始備受關注。「P.E.A.C.E 」的應用時間是受傷後的3至5日,屬於緊急處理;而「L.O.V.E」則建議於其後的復原期應用。

「P.E.A.C.E 」的5個字母,同樣分指5項處理程序:

「P」:保護(Protection)。患者受傷後應立即保護傷肢,減少不必要活動,以免再次受傷,加重傷勢
「E」:抬高傷肢(Elevate),盡量將傷肢抬高至高於心臟部位,減緩腫脹
「A」:避免使用抗炎藥物(Avoid anti inflammatory modalities )。對於病情輕微的患者,會優先建議採用非抗炎藥物止痛,傷勢轉差或有需要才採用抗炎藥物消炎
「C」:加壓(Compression),為傷肢進行適度包紮,施加適當的壓力,控制傷勢「E」:教育(Education),向傷者灌輸管理及護理傷勢的知識

至於「L.O.V.E」則指:

「L」:回復負載(Loading),安排傷者透過適度運動,恢復活動能力,強化患處周邊肌肉,避免肌肉因長期休息而流失。
「O」:保持樂觀心態(Optimism),有助更快復元。
「V」:促進患處新生血管(Vascularisation),透過鼓勵傷者以運動將帶氧血液及營養送到患處,加速恢復進度。
「E」:運動(Exercise),透過指導傷者持續進行針對不同部位的運動,鍛練肌肉,減低傷患復發。

以拗柴病例說明之。一位30歲男傷者打籃球時跳起投籃,結果落地時拗柴,同時聽到三下「啪」的聲響,隨即難以行走,出入都需要別人攙扶。在「P.E.A.C.E 」的程序下,應急處理傷肢及求診骨科後,被診斷為腳踝扭傷,腳踭側邊三條韌帶斷裂,但所幸沒有骨折。

其後對方獲轉介下接受物理治療,筆者隨即對這位步入復元期的傷者,應用了「L.O.V.E」處理程序。因應傷者的傷勢主要集中於腳踝,於是為他安排其他部位如臀部、大腿及髖關節的運動(例如拱橋及抬腿運動),強化傷處以外的周邊肌肉,成功協助傷者迅速恢復活動力。

文中提到的拗柴病例當中,男傷者打籃球時令軟組織受損,隨即難以行走。

其實軟組織損傷可謂十分常見,但要留意每位傷者的傷勢不盡相同。一旦不幸受傷,建議適時求醫,有需要再經轉介接受物理治療。

如果有老友記備受軟組織損傷所困擾,有興趣進行物理治療,我們「醫善同行」每逢星期三早上,於深水埗的能仁專上學院舉行物理治療義診服務,會為預約的病人免費提供疼痛管理、康復治療、改善常見的痛症問題。筆者亦擔任其中一位義務物理治療師,期望透過義診幫助到各位有需要的病人。

醫善同行每逢星期三早上,於深水埗的能仁專上學院舉行物理治療義診服務,有興趣者請登記預約。圖為醫善同行創會主席黃仕雄醫生(右)正為病人進行義診。

另外,「醫善同行」在12月7日下午3時至4時半,會於上述地點舉行一節以「強化膝頭」為題的免費工作坊。對物理治療義診或工作坊有興趣者,請以WhatsApp聯絡預約:39961070。

「01醫務所」與慈善團體【醫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醫健文章。醫善同行於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會上的愛心和力量,鼓勵有心人踴躍參與醫善同行舉辦的義工計畫,各展所長,幫助弱勢社群。

醫善同行會以專業團隊的運作方式,致力提高贊助人與贊助機構的信心,達到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目標。

網站亦會為巿民提供正確的醫療資訊;並舉辨不定期的醫療健康講座和義診,同時積極與其他社區組織及醫療機構協作,為市民提供各種醫療服務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