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資源緊絀下 能設立萬全的中風中心嗎?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急性中風病人需要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治療,否則有機會機能喪失,甚至危及性命。今年《施政報告》建議設立首間中風中心,旨在理順治理中風個案的流程,設置獨立於急症室分流措施的「綠色通道」,讓急性中風患者可走「捷徑」獲得救治。目前有關設立中風中心的細節尚未有詳細定案,筆者認為設立上述中心專治中風,有望提高診斷效率。但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有以下數個關注點值得討論。

撰文:醫善同行醫學顧問、神經外科專科醫生黃偉基

醫善同行醫學顧問、神經外科專科醫生黃偉基

當血管出現問題令腦功能受損,是為中風。醫生檢查中風程度會觀察患者的中風位置、範圍及類型。以急性中風為例,中風類型可以是血管堵塞、或是血管出血。規模較小的中風情況有機會令腦功能受損,造成機能喪失。而規模較大的中風情況可以導致腦壓過高、腦水腫,從而威脅性命。

臨床上普遍而言,中風的治療黃金期大約是六小時。患者最好於此段時間內獲得有效的救治,完成大部分的醫療介入程序。可是病人很多時候發病而不自知,例如即使談話表達出現困難,面部表情不對稱,手腳無力等徵狀,亦以為休息便了事;等到難忍不適或病情惡化,才傳呼救護車送院,耽誤治療時間。

臨床上普遍而言,中風的治療黃金期大約是六小時。患者最好於此段時間內獲得有效的救治,完成大部分的醫療介入程序。(資料圖片/林靄怡攝)

對於處理中風個案,現時機制已經有一套廣泛運用的治理流程,令病人一入院恍如獲「開綠燈」一樣,快速接受一連串的檢查和治療,流程大概如下:

(一)救護人員會把病人送至最為鄰近、提供中風治療的醫院
(二)病人入院後會由腦專科護士作出初步評估
(三)由腦內科或外科醫生對病人展開進一步評估及檢查
(四)安排病人進行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檢查,觀察中風程度
(五)為病人進行所需的治療,例如注射藥物、或是進行開腦手術。

所以如果日後設立「綠色通道」,相信以上流程可獲提速及優化,有望加快診斷效率,提高患者存活率。處理中風個案過程可謂爭分奪秒,不難推斷如果日後成立中風中心,很大機會需要提供24小時服務,背後自然需要投入大量醫療資源。要知道全天候運作的急救服務,人手需求比其他「非急症科」所需的人手更多。到底如何妥善及有效運用有限的醫療資源,正是筆者認為相當值得留意及討論的關注點。

醫療資源可以分為軟件(醫護人手)及硬件(設備儀器)層面。目前醫護人手緊絀,如果成立中風中心後,運作所需的人手是從原有的聯網調配及共用?正常醫護人員有自己原本負責的工作崗位,假設遇上緊急個案,例如是中風,甚或車禍,亦是以「兼任」方式參與救治。設立中風中心,合理推論當中醫護人手會「專治」中風。那麼將治理中風的專才聚於一處,又會否令其他醫院原本的急救科或腦科等等,出現人手短缺?

在設備儀器方面,增配硬件無疑較為容易,但治療中風過程涉及不同儀器,每款儀器都增購未必實際,何況最終亦需要依靠人手去操作。加上處理中風,與處理其他治療大為不同,我們無從估計中風病人何時入院、需要何等程度的治療,變相若預留專治中風的人手於中風中心,可能導致浪費資源。

設立中風中心可將處理中風個案的醫療資源聚集,提升整體治療效率,對長遠研究中風治療更有所裨益。(資料圖片)

再者除了醫療資源,首間中風中心落戶地點亦需要仔細考慮。香港地少人多,有一定的地域限制。首間中風中心選址宜以交通便利為主,能夠方便患者到場接受治療。亦宜留意地域安排,盡量避免居住不同區分的患者「捨近取遠」跨區求診。

總括而言,設立中風中心可將處理中風個案的醫療資源聚集,提升整體治療效率,對長遠研究中風治療更有所裨益。但前提是需要理順醫療資源短缺的問題,務求妥善運用有限資源,將治療服務比現時做得更好,治理到更多有需要的病人。

「01醫務所」與慈善團體【醫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醫健文章。醫善同行於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會上的愛心和力量,鼓勵有心人踴躍參與醫善同行舉辦的義工計畫,各展所長,幫助弱勢社群。

醫善同行會以專業團隊的運作方式,致力提高贊助人與贊助機構的信心,達到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目標。

網站亦會為巿民提供正確的醫療資訊;並舉辨不定期的醫療健康講座和義診,同時積極與其他社區組織及醫療機構協作,為市民提供各種醫療服務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