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懷孕不用怕 平安產子有辦法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懷孕誕下新生命,無疑是一件喜樂之事。不過不少女士打算生育,但自覺年歲漸長,擔心成為「高齡產婦」而卻步。事實上,隨著人類平均壽命增加,社會風氣趨向晚婚,不難留意到婦女初次懷孕的年齡有所延後。大眾毋須對「高齡」一詞過度擔心,懷孕前後做好婦產科檢查及遵從醫囑,有助安全度過孕期。

撰文:醫善同行醫學顧問、婦產科專科醫生李文軒

醫善同行醫學顧問、婦產科專科醫生李文軒

何謂「高齡產婦」?目前或沒有絕對、統一的定義。留意到不少計劃懷孕的婦女都擔心自己步入三十五歲或以上,就會成為高齡產婦,難以成孕及分娩。事實上,無論幾多歲懷孕都有風險,只是風險會隨年齡累計增加。三十多歲的孕婦在孕期面對的風險,自然較廿多歲的為高;四十多歲的孕婦風險,又會相應較高。

相較以特定年歲去理解「高齡產婦」一詞,或者以「較難懷孕」及「孕期風險增加」兩方面去解釋更佳。的確,懷孕總是「越後生越好」,當中的「好」是指精子、卵子及基因的質素,令孕期風險較少。精子、卵子及基因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質素下降,舉例卵子於子宮着床機會會減少、基因變異的風險有所增加(例如唐氏綜合症是基因變異而出現的疾病之一),胎兒亦較易有結構發育問題。

大眾毋須對「高齡」一詞過度擔心,懷孕前後做好婦產科檢查及遵從醫囑,有助安全度過孕期。(GettyImages/視覺中國)

所以年齡漸長的婦女,成孕機會會漸少,懷孕後出現孕期疾病(例如妊娠糖尿病及妊娠毒血症等)的機會上升,流產風險亦會增加。而三十五歲或以上的產婦屬於懷孕風險較高,但毋須過分擔心。

當有準備懷孕或意外懷孕的婦女,因考慮高齡而該不該生育時,個別年齡不該成為最大考慮。高齡生育不代表胎兒及產婦一定會有問題。我們要理解的只是年紀愈大的產婦,面對的孕期風險會有所增加。

至於將孕期風險減到最低,為懷孕婦女提供專業支援及排解疑難,就是婦產科醫生主要任務。一般來說,孕婦於約四十周的孕期內會定期接受產檢,基本會檢查產婦血壓,尿蛋白、尿糖及胎兒心跳、位置等等。其他檢查則包括會以結構超聲波檢查胎兒、唐氏綜合症篩查、妊娠糖尿病及妊娠毒血症檢查等等。高齡產婦需要接受的產檢與上述大同小異,只是因應年紀會被視為高風險人士,須格外注意;若出現孕期疾病的癥兆就能及早警覺,提早管控病情。

以妊娠糖尿病為例,年齡較大的產婦為高風險人士,醫生會緊貼留意產婦的血糖情況(大多是尿糖)。一旦發現異常,就會檢查胎兒大小及羊水情況,再有需要就會進行(俗稱「飲糖水」)妊娠糖尿檢測。同時會提醒產婦遵從醫囑,嚴格管控飲食,有助減低胎死腹中或流產的機會。

在孕期前後保持良好體魄及生活習慣,不煙不酒,定期產檢及緊遵醫囑,有助安全產子,迎來小生命。(Getty Image)

臨床經驗上,留意到婦女初次懷孕的年齡有所延後,或許因為每位婦女對於合適的懷孕時機、生涯規劃及考慮各有不同。不少前來求診的孕婦大多是三十多歲,四十歲或以上亦不罕見。筆者過往在外國執業時,更是有一個案是年屆六十的外國婦女即使已經收經,但在當地法規容許下,依靠外借卵子及精子的方法成功懷孕,在醫生及荷爾蒙藥物的幫助下,最終順利誕下麟兒。

婦女即使高齡懷孕,亦無須過度擔心。建議在孕期前後保持良好體魄及生活習慣,不煙不酒,定期產檢及緊遵醫囑,有助安全產子,迎來小生命。

「01醫務所」與慈善團體【醫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醫健文章。醫善同行於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會上的愛心和力量,鼓勵有心人踴躍參與醫善同行舉辦的義工計畫,各展所長,幫助弱勢社群。

醫善同行會以專業團隊的運作方式,致力提高贊助人與贊助機構的信心,達到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目標。

網站亦會為巿民提供正確的醫療資訊;並舉辨不定期的醫療健康講座和義診,同時積極與其他社區組織及醫療機構協作,為市民提供各種醫療服務優惠。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