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行山小心毒蛇 一文睇清應急之法
每年秋天是本港出現蛇咬個案的高峰期,皆因不少行山愛好者紛紛出動登山遠足,沿途路經草叢或陰暗處,一不留神,易遭蛇咬。以下淺談三種急症室個案常見的毒蛇品種,亦提醒若不幸被蛇噬咬,首要是盡量不要跑動,盡快求醫。期間更不宜走近毒蛇以圖拍照及捉拿,以免再度受襲。
撰文:醫善同行醫學顧問、急症科專科醫生劉啟基
本港蛇類平時居於山林郊野,藏身草叢及陰暗處,大多不會主動攻擊人類。據臨床經驗,因蛇咬前來急症室求醫的,大多是行山人士及本身居住鄉郊或山邊的人士。急症室常見的毒蛇品種大致如下:
(一)青竹蛇。屬蝰蛇科,蛇頭呈三角形,背呈亮綠色,蛇腹米黃或淺綠,尾背部為紅色,雄性兩側有白色線,常藏身於草叢之中而難被發現。被其咬後傷處會出現明顯紅痛,瘀腫,化驗傷者血液可能發現凝血病、血小版減少症及去纖維蛋白原。
(二)中華眼鏡蛇。屬眼鏡蛇科,蛇身多呈棕黑或灰色,因頭頸在受驚時呈「飯鏟」狀,項有眼鏡斑紋,所以又名「飯鏟頭」、「眼鏡蛇」。在日間及夜間都有咬傷個案,約七成發生在白晝。入夜後,因色調深而難以察覺其存在。其毒素會令傷者患處麻痺,組織腫痛然後壞死,即所謂「爛肉」。筆者曾診治一名青少年,其於鯉魚門魔魚山遇到眼鏡蛇,伸手捉蛇時被咬,雖盡快送院後獲注射抗蛇毒血清,但隨後食指指頭發黑,組織壞死,最終需要切除部份食指。另外,本地有記載此類蛇可由毒牙噴出毒液,以襲擊傷者眼睛作自我保護。
(三):銀環蛇。又稱銀腳帶。同屬眼鏡蛇科,蛇身有黑白分明的環狀花紋。被咬後的傷口表面不會流血腫痛,但其毒素卻會影響神經系統,傷者會頭暈、嘔吐、肌肉無力,眼皮下垂、視力失常、聲音沙啞,更嚴重可影響呼吸、抽搐發作、昏迷、低血鈉等,帶來致命風險。
當有人不幸遭毒蛇噬咬,身邊人可為其盡快報警求助,而傷者在等待救援期間,可將傷肢放於心臟高度以下,盡量不要跑動,停止活動,以緩減毒素經淋巴及血液擴散全身。旁人如有生理鹽水或消毒藥水,可簡單清潔傷者患處;如有紗布及繃帶,亦可輕輕固定傷者傷肢。但須切記不要紮緊傷肢,因為紮緊反會令傷者患處毒性加劇,增加筋膜室症候群及壞死機率 。
坊間有些迷思認為蛇咬令傷口紅腫,望以冰敷按摩作減輕疼痛,甚至是「啜血」於傷處吸出毒素,以圖紓緩癥狀。事實上,蛇咬傷口不宜冰敷,因為冰敷令血管收縮,令毒液擴散,按摩亦有類似不良作用。而啜血取毒更是徒勞無功。當蛇牙咬破皮肉後,毒液會恍如打針一樣被注射入皮膚組織及肌肉內。用口啜吸不但無法吸出已滲入皮肉的毒液,更有機會令口腔細菌入侵傷處,造成細菌感染。
被蛇咬後,盡快送院是為上策。不少傷者被蛇咬後,試圖自行或拜託他人近距離用手機拍下蛇貌,甚或活捉或殺死毒蛇。其實,這只會更容易刺激毒蛇發動攻擊,結果「咬多幾啖」,傷上加傷。
雖然,拍下「兇蛇」外貌,或有助醫生作出判斷,但亦無需以身犯險,可以較遠的安全距離下拍照紀錄蛇的外型。即使未能拍照,醫生也可憑臨床觀察傷者反應、傷口狀況、傷者所形容的蛇身顏色及花紋特徵,大致能猜測毒蛇品種,從而決定是否處方相應的抗蛇毒血清。
有時候,傷者被蛇咬的徵狀輕微,或蛇的品種屬低毒性(如游蛇),未必需要注射抗蛇毒血清,亦宜留院觀察,服用抗生素及打破傷風針(即使注射了抗蛇毒血清,同樣需要),並消毒傷口以避免細菌感染。
蛇咬屬急症室內常見的個案。若不想「去行山」變成「去醫院」,當步入鄉郊地區、漫步山林之際,盡量避行草叢或陰暗處。亦建議黑暗時帶備電筒探清前路,觀察蛇蹤;同時用行山仗掃視前路,「打草驚蛇」,避免步近毒蛇而不自知。
「01醫務所」與慈善團體【醫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醫健文章。醫善同行於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會上的愛心和力量,鼓勵有心人踴躍參與醫善同行舉辦的義工計畫,各展所長,幫助弱勢社群。
醫善同行會以專業團隊的運作方式,致力提高贊助人與贊助機構的信心,達到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目標。
網站亦會為巿民提供正確的醫療資訊;並舉辨不定期的醫療健康講座和義診,同時積極與其他社區組織及醫療機構協作,為市民提供各種醫療服務優惠。